首页 > 其他 > 详细

DNS服务器的安装

时间:2014-03-08 21:24:03      阅读:48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概念部分

linux客户端默认的dns查找顺序:

   本地DNS缓存→本地hosts文件→首选的DNS服务器(递归)

linux的DNS服务器查找顺序:

首选服务器的DNS缓存→首选服务器自己所负责的域→向外迭代查询信息。

DNS缓存:

    ttl:time to live

    就是被请求的域名或主机名等对应的IP条目在客户端本地的有效时间。

    这个时间由被请求域的 主DNS服务器根据其条目的变化频率自行决定,而非本地可以定义。

    但是客户端本地可以查看和清除。例如:

    windows上:ipconfig/displaydns查看DNS缓存,ipconfig/flushdns清除DNS缓存。

迭代查询:

    一般由缓存DNS服务器向其他DNS服务器发起,从根"."开始,然后顶级域".com.",直到找到目标域。

递归查询:

    一般由客户端向缓存DNS服务器(首选DNS服务器)发起,然后由其向外进行迭代查询,返回给客户端的则是最终的答案。

权威应答:

    由被请求域的 DNS服务器 返回的答案。

非权威答案:

    由缓存服务器提供的答案,

缓存DNS服务器:

    直接响应客户端请求,为其从根开始直到返回答案,或者提供客户端已经被缓存过的条目。

主DNS服务器:

    由管理员手动完成新条目的添加、删除及修改的服务器。同时向外提供权威DNS答案。

从DNS服务器:

    为了实现负载均衡、冗余等功能而设计的服务器。

    但是在主DNS服务器宕机一定时间后,从服务器也会停止响应服务。

DNS解析类型:

    正向解析:FQDN→IP,由FQDN查找IP。

              正向根:"."

    反向解析:IP→FQDN,由IP查找FQDN。

              反向根:".in-addr.arpa."

DNS服务器软件:

   bind:linux端软件

   powerdns:windows端软件。

下面以bind为例:

名称解析库:

    位于/var/named/,其中的部分".zone"结尾的文件中就存储我们需要查询的条目。

资源记录格式:

   /var/named/*.zone文件中存储条目的一种固定格式:

   [domain]    IN    [[RR type]     [RR data]]

   域名.       IN    SOA            管理此域的7个重要参数

   域名.       IN    NS             管理这个域的服务器的主机名字

   域名.       IN    MX   优先级    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名字

   主机名.     IN    A              IPv4的IP地址

   主机名.     IN    AAAA           IPv6的IP地址

   主机别名.   IN    CNAME          实际的主机名字


   IP          IN    PTR            实际的主机FQDN(这里必须是FQDN,不能有任何省略)

RR  data:

(注意:这里的主机名不是指hostname命令看到内容,而是DNS查询中所定义使用的主机名)

SOA:

   通常是第二行($TTL等为第一行),用于查询管理域名的服务器的管理信息。

   1、确定此域的 主DNS服务器 是哪个。

   2、管理员的Email地址。

      在创建资源记录时,会使用"@"代替"域名.",也就是配置文件中的zone后的"baidu.com."。

      所以由于@具有其他意义,所以这里使用"."替代。例如"root.baidu.com."。

   3、序列号,数字是越大越新,在从DNS服务器要判断是否主动下载新的资源记录条目时的依据。

   4、刷新频率,就是Slave(从DNS服务器)每隔多长时间主动向Master(主DNS服务器)发起更新。

      但在序列号没有增大时,就不会进行下载更新。

   5、重试时间,在上一次连接Master刷新失败的情况下,Slave会再隔一个"重试时间"重试刷新。

   6、失效时间,当重试一直在失败,直到达到"失效时间",那么Slave就不会重试刷新,

      而且停止DNS的响应服务器,等待管理员的处理。

      刷新时间 >=  重试时间*2

      刷新时间 + 重试时间 < 失效时间

      失效时间 >= 重试时间*10

      失效时间 >=  7天


   7、如果当资源记录内容中没有我们要求的条目,那么就会以此值作为查询端的TTL值。

NS:

   Name Server,指定当前域的DNS服务器有哪些。

   如果此域有从DNS服务器,就必须也写上。否则Mster不会主动通知Slave数据已经改变。

   后面必须同时指定NS记录中的服务器的A记录,也就是IP地址。

MX:

   查询当前域的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名。

   其数字部分表示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后面同样需要跟上其A记录。

注意:

   在域名相同的情况下,除第一个,其他的域名都是可以省略的,

   所以格式上习惯将SOA、NS、MX记录连续记录。

   而SOA又可以使用"@"符号进一步简化。

A:

   用来指定主机名对应的IPv4地址的。

AAAA:

   用来指定主机名对应的IPv6地址的。

CNAME:

   用来附加表示旧的主机名。


下面是一个以yy.com域为例的正向解析资源记录:

$TTL 600  ;使用宏定义了ttl值,前面不能有空白行
@       IN      SOA     dns1.yh.com.    root.yh.com. (
                        20140310 ;Serial
                        1H  ;Refresh
                        5M  ;Retry
                        7D  ;Expire
                        1M) ;Minumum TTL
        IN      NS      dns1  ;调用配置文件zone后的‘yh.com.‘域名
        IN      NS      dns2
        IN      MX  99  mail  ;此三行都借用SOA行的@,表示‘yh.com.‘
dns1    IN      A       192.168.25.11  ;dns1表示‘dns1.yh.com.‘
dns2    IN      A       192.168.25.12
www     IN      A       192.168.25.13
pop     IN      A       192.168.25.13 ;一个IP可以对应多个主机名,但是更改时费事,建议用CNAME
ftp     IN      A       192.168.25.15
ftp     IN      A       192.168.25.16 ;一个主机可以对应多个IP,起到负载均衡的作用bind的配置文件


bind的配置文件:

rpm -ql  bind-utils

   /usr/bin/dig    现在主流DNS测试工具。

   /usr/bin/host   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可能会与dig产生不同答案。

   /usr/bin/nslookup 通用于windows的工具


下面是dig的使用方法:

dig -t 资源记录类型 名称 [@dns_server_ip]
dig -x IP    反向解析
dig +trace   显示全部解析的追踪过程
dig -t axfr yh.com  对yh.com域进行完全区域传送
dig -t NS   yh.com  查询yh.com的NS记录


下面是nslookup在windows上的使用方法:

nslookup
server 192.168.25.11 使用指定的dns_server_ip
set q=a
www.yh.com  查询www.yh.com的A记录
set q=NS
yh.com    查询yh.com的ns记录


rpm -ql  bind:

   /etc/named.conf    主配置文件

   /etc/named.rfc1912.zones    定义了本地配置文件。被包含在named.conf中


在/etc/named.conf中:

//    表示注释单行内容

/* 多行内容 */    表示注释多行内容

options 表示全局配置:

directory       "/var/named"; //表示named进程工作的目录,其区域zone的文件存放就是以此作为                               //相对目录的

allow-transfer { none; };     //在全局配置中定义表示哪些主机进行全部区域的传送。

                             //在zone中定义则表示可以哪些主机可以对此区域传送

                             //none,表示所有的不可以。还可以使IP地址

下面是区域定义的格式:

主DNS服务器的区域配置:
zone "yh.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yh.com.zone";
};
zone "25.168.192.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192.168.25.zone";
};
从DNS服务器的区域配置:
zone "yh.com" IN {
    type slave;
    file "slaves/yh.com.zone"; //注意slaves文件的属主、属组、权限
    masters { 192.168.25.10;   //注意master的复数,所以可以写多个
              192.168.25.11;   //无论有多少个Mster,都要有分号。
            };
};



























































本文出自 “一夜星辰”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aduke.blog.51cto.com/3365689/1370112

DNS服务器的安装,布布扣,bubuko.com

DNS服务器的安装

原文:http://caduke.blog.51cto.com/3365689/1370112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