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人文】第一部分透视人心五术

时间:2014-03-22 13:54:54      阅读:17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个成功者的领导者要怎样才能得到下属的真心?动动你聪明的脑筋吧,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下属真心的领路人。 

  战国末期的大政治家韩非子,对于透视人心的方法,掌握得非常彻底。韩非子认为君王如欲实行中央集权政策,就必须控制臣下,而只有能够透视人心的君王,才能妥善地驾驭臣子,所以韩非子特别重视透视人心的方法。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部分谈到有关君王之事(也称“七术”),七术中有五术是有关透视臣子之心的方法,由此可以知道韩非子是如何重视人心的透视。 

  这五项透视法是: 

  (1)必须以事实对照言语 

  只听臣子的报告,而不用事实来证明,这样很难明白真相。 

  鲁国宰相叔孙手下有一位名叫竖牛的侍从,他十分厌恶叔孙的儿子,时时刻刻希望除去这个眼中钉。有一天,竖牛就在叔孙的面前说他儿子的坏话,叔孙误信他的奸计,于是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甚至自己也惹来杀身之祸。这就是听信人言而不加证实所给人的教训。 

  (2)使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以发掘其才能 

  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并喜欢合奏。对于会吹竽的人,不加选择一律任命为乐师,因此宫廷乐师多达数百人。 

  宣王死后,继位的国君喜欢听独奏的乐曲,因此夹杂在乐师中充数的人立刻逃之夭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能力的评断,要看个人单独的表现。所以,在透视人心的时候,要让每个人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观察出各人的实际才干。 

  (3)故弄玄虚以警戒下属 

  战国贵族庞敬,最懂得人的心理,在一次派遣部属巡察四境的时候,又表现了他的高明手法。他先派遣一名部属巡视环境,然后在他正要执行任务的时候,又突然把他召回,令他守候在外待命。一段时间之后,又发布命令,让他继续巡视工作。于是这名部属心生疑惑,认为其中必有缘故,因此在巡察之时,不敢稍有怠慢。就这样,庞敬达到了警戒部属的目的。 

  (4)以若无其事的态度试探对方 

  对有些明明知道的事假装不知,可以达到试探对方的目的。 

  韩昭侯有一天在剪指甲的时候,故意将一片剪下的指甲屑留在手中,然后命令近侍: 

  “我把刚才剪下的指甲屑弄丢了,心里毛毛的,很不是味道,快些帮我找出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找了一阵之后,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自己的指甲呈上,禀报说找到了,于是昭侯发现他是一个会说谎的人。 

  又有一次,昭侯命令属下四处巡视,察看是否有事发生。结果属下回报说没有动静,经昭侯再三追问,才告知南门之外有牛进入军田偷吃了禾苗一事。 

  昭侯听完之后,命令报告的人不准泄漏消息,然后派遣其他的人出外巡视,并且告诉他们: 

  “近来发现有违反禁令,让牛马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知回报。” 

  不久之后,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呈了上来,但其中并没有一件是关于南门外事件的报告,昭侯于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重新严加调查,终于查出南门外发生的事件。 

  从此,部下都畏惧昭侯明察秋毫的能力,再也不敢马虎从事了。 

  (5)刻意布阵试探人心 

  山阳君察觉君王近来似乎对他有些起疑,但又无法测知君王的心意,于是故意散布谣言,毁坏一个臣子的名誉。这名宠臣听到山阳君毁谤他的话,怒气横生地对周围人说: 

  “哼!山阳君还有心情说别人的闲话?他已被君王怀疑,自身难保了……”然后把君王对山阳君的观感完全吐露出来。 

  由此,山阳君探得了君王对他的种种看法。 

  再举一例。燕相之子一次在私宅中对家臣不着边际地说了一句: 

  “刚才从门口出去的是不是一匹白马?” 

  “没有啊!我们没看见马……” 

  大家感到惊讶,异口同声地这样回答。可是,其中有一个人,走出门外张望了一下,回来报告: 

  “确实有一匹白马。” 

  燕相之子于是发现这个家臣是个善于说谎的人。

【人文】第一部分透视人心五术,布布扣,bubuko.com

【人文】第一部分透视人心五术

原文:http://blog.csdn.net/bamboo261/article/details/21788163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