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String):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记为:s=’a1a2…an’(n≥0)
s为串名, ’a1a2…an’为串值,n为串的长度。
子串在主串中的位置:以子串的第一个字符在主串中的位置来表示
串相等:当且仅当两个串的串值相等(两个串的长度相等,并且各个对应的字符也都相等
ADT String {
    D={ ai |ai∈CharacterSet, i=1,2,...,n, n≥0 }
    R={ < ai-1, ai > | ai-1, ai ∈D, i=2,...,n }
    基本操作:……
}
其中 D 是数据对象 R 是数据关系
串是有限长的字符序列,由一对单引号相括,如: “a string”
删除子串:StrDelete(&S,pos,len)
Index(S,T,pos)是指 判断 T 串 在 S串的位置
分析:可利用串判等、求串长和求子串等操作实现来实现算法:
int Index (String S, String T, int pos) {
    if (pos > 0) {
           n = StrLength(S); 
           m = StrLength(T); 
           i = pos;
        while ( i <= n-m+1) {
           SubString (sub, S, i, m);
           if(StrCompare(sub,T) != 0)   
           ++i;
           else return i;
        }
     } 
     return 0;         
} 
如果 return 0 就说明 S中不存在与T相等的子串
T为非空串。若主串S中第pos个字符之后存在与T相等的子串,则返回第一个这样的子串在S中的位置,否则返回0
1.求子串SubString(&sub,S,pos,len)
SubString( sub, “commander”, 4, 3)
求得 sub = ?
’ man ’
从 “commander” 的第4个元素开始取3个元素SubString( sub, ?commander?, 1, 9)
求得 sub = ?
’ commander ’
从 “commander” 的第1个元素开始取9个元素SubString( sub, “commander”, 9, 1)
求得 sub = ?
’ r ’
从 “commander” 的第9个元素开始取1个元素
SubString(sub, ?commander?, 4, 7)
求得 sub = ?
’ mander ’
SubString(sub, “beijing, 7, 2)
求得 sub = ?
’ g ’
从 “commander” 的第9个元素开始取1个元素SubString(sub, “student”, 5, 0)
求得 sub = ?
’ ‘
串的逻辑结构和线性表极为相似,区别仅在于串的数据对象约束为字符集
串的基本操作和线性表有很大差别:
1.在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中,大多以“单个元素”作为操作对象
2.在串的基本操作中,通常以“串的整体”作为操作对象
原文:http://blog.csdn.net/gxseveryday/article/details/456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