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视频处理
1.视频处理
- 在视频压缩前后,对视频图像质量增强的操作
- 视频编解码系统输出的图像主观质量不仅与压缩算法的性能有关,还受视频处理的影响
- 压缩之前对视频的处理称作预处理(Pre-processing)
- 压缩之后对视频的处理称作后处理(Post-processing)

2. 预处理



-
去隔行(Deinterlace)
- 隔行扫描的视频图像在逐行扫描播放设备上播放会有隔行效应,降低了主观质量

3. 去隔行的方法

-
两场间去隔行
- 用两场的像素值(包括运动矢量信息)插值出一帧象素值


4. MPEG去隔行处理

5. 空间缩放

-
上采样(Up sample)方法
P(x,y)=P(0,0)xy+P(1,0)(1-x)y+P(0,1)x(1-y)+P(1,1)(1-x)(1-y)



5. 超分辨率



6. 帧率转换
-
3:2下拉
- 24帧/秒电影转换成60场/秒的电视视频
- 24/30=4/5



7. 后处理
8. 块效应

9. 去除块效应滤波
-
去除块效应滤波
-
环外滤波(Out loop filter):
- 滤波器在解码环路外,对显示缓冲区的图像进行滤波
- 非标准部分,只有解码器需要环外滤波
- MPEG-2,MPEG-4 SP

-
环路滤波(In loop filter):
- 滤波器在解码环路内,滤波后的图像可以作为参考帧用于运动估计和补偿
- 标准的一部分,编解码器都需要环路滤波
- AVS,H.264/AVC

10. 振铃效应

11. 数据丢失

12. H.264的环路滤波






-
滤波强度
-
滤波强度和量化参数QP有关
- QP越高,量化程度越大,会产生更多的块效应,需要更强的滤波
- QP越低,量化程度越小,会产生更少的块效应,用弱一些的滤波来防止边界变得模糊
-
根据滤波强度(Bs)的不同有两种滤波器
- 1≤ Bs≤3,基本滤波操作
- Bs=4,强力滤波操作
- 边界滤波计算


- Bs=4
- 块效应更明显
- 需要更剧烈的滤波,去除块效应
-
当满足以下条件对边界进行强滤波

- 强滤波时修改p0, p1, p2的像素值
- 弱滤波时只修改p0的像素值
第11章 视频编码标准
1.国际标准组织
-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 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
2. ITU
- ITU-T (Telecommunication):电信标准化部门
- ITU-R (Radiocommunication):无线电通信部门
- ITU-D (Development):电信发展部门
- VCEG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视频编码专家组,属于ITU-T的Study Group 16/Question 6 (ITU-T SG16/Q.6)

3. VCEG
-
VCEG制订标准:
- H.261:第一个视频编码标准,用于ISDN(px64Kbps)传输的视频会议,主要采用了基于整象素的运动补偿
- H.262 (MPE-2):与MPEG合作制定的标准
- H.263 (H.263+, H.263++):用于低码率的视频编码,主要用于PSDN低于54Kbps的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采用了1/2象素运动补偿,考虑了数据损失和错误鲁棒性的需要
- H.26L: H.264的前身标准
- H.264 (MPEG-4 AVC):目前编码效率最高的标准
4. ISO/IEC
5. MPEG
-
MPEG制订标准:
- MPEG-1 : H.261+半象素运动补偿+双向预测+条带结构编码,用于VCD,LAN视频(最大1.5Mbps)
- MPE-2: MPEG-1+隔行视频编码+缩放功能,用于HDTV(18Mbps) 、SDTV (2-5Mbps)数字信号传输和DVD(6-8Mbps)存储,兼容MPEG-1标准
- MPEG-4 ASP (P-2) :从H.263标准发展而来,基于视频对象平面编码,能在解码端控制视频对象,合成场景,并有音视频交互功能
- MPEG-4 AVC (P-10)(H.264/AVC):与VECG合作制定的标准
6. 视频编码标准

7. 标准的应用

8. 其他标准组织
9. 视频编码标准发展

10. MPEG-1
- 标准文档:ISO/IEC 11172-2
-
编码技术:基于H.261
- B帧编码:B帧不能被其它帧参考
- 16x16 ½精度运动补偿
- 码率控制:宏块级的码率控制,调整宏块的量化参数控制码率
- 支持视频随机访问,回放,码流编辑,音视频同步
- 参考软件:Simulation Model 3(SM3)
11. MPEG-2
- 标准文档:ISO/IEC 13818-2
-
编码技术:基于MPEG-1
- 参考软件:Test Model 5 (TM5)
- Profile:工具集
- Level:参数限制
- 不同的应用使用不同的Profile和Level的组合

12. H.263系列
-
H.263编码技术:基于H.261
- 半象素精度运动补偿
- 可选的数据流层次结构
-
四种高效编码模式
- D选项—无限制的运动矢量模式
- E选项—基于语法的算术编码
- F选项—高级预测模式,OBMC
- G选项—PB帧模式
- 支持更多的视频图像分辨率
- 参考软件TMN2.0(Test Model Near-term 2.0)
-
H.263+编码技术:基于H.263
- 允许自定义视频图像格式
-
增加了12个选项提高压缩效率
- I选项—高级的帧内预测模式
- J选项—去块效应滤波
- K选项—条带结构模式
- L选项—补充增强信息,用于解码器的显示相关的信息
- M选项—增强的PB帧模式
- N选项—参考帧选择
- O选项—分级,时间分级,空间分级,SNR分级
- P选项—参考帧重采样
- Q选项—减少的分辨率更新
- R选项—独立的片段解码
- S选项—可替代的inter-VLC
- T选项—改进的量化
-
H.263++编码技术:基于H.263+
-
增加了三个选项,增强抗误码能力
- U选项—增强型参考帧选择
- V选项—数据分区条带,变换量化系数和运动矢量数据分离
- W选项—增加的补充增强信息,包括定点IDCT的选项,图像信息,信息类型,重复的图像头,交替场指示,稀疏参考帧识别
13. MPEG-4
- 标准文档:ISO/IEC 14496-2
-
编码技术:基于H.263
-
增加了基于对象的编码和操作
- 形状分割编码
- 缩放的静态纹理小波变换
- 网格动画编码
- 人脸动画编码
- 内容合成,半合成编码
- 10比特,12比特深度采样
- 参考软件VM7(Verification Model 7
-
基于对象编码
- 场景被分成多个对象
- 每个对象用形状,运动和纹理特征描述



-
Sprite编码
- 在序列开始编码整个视频背景和仿射映射,通过仿射映射将部分背景内容放到解码图像上显示

-
网格(Mesh)动画编码

- Profile

14. H.264/AVC
- 标准文档:ISO/IEC 14496-10(ITU-T H.264)
- 前身为:H.26L(Long Range),基于MPEG-2/4
- 参考软件JM(Joint Model)
15. H.264编码结构

16. H.264-Intra编码
- 4个亮度16x16的模式
- 9个亮度4x4的模式
- 4个色度8x8的模式
- 编码复杂度高
- 不利于错误恢复

17. H.264-运动补偿
- 可变块运动补偿
-
¼象素精度亮度运动补偿
- ½像素滤波器(1, -5, 20, 20, -5, 1)
-
1/8象素精度色度运动补偿
- 图像外运动矢量
-
多参考帧


18. H.264多参考帧
-
P帧
-
B帧
-
每个List最大可包含16个参考帧
- List0:以前的参考帧缓冲
- List1:将来的参考帧缓冲
19. H.274-加权预测

20. H.264-切换图像
-
SP/SI帧实现
- 码流切换
- 随机切入
- 错误恢复
- 也可以实现快进,快退
-
特点
- 对于不同的参考图像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重构图像
- SP帧的编码效率低于P帧但高于I帧
- SI帧的编码效率低于I帧

21. H.264-FMO

22. H.264-数据分区
- 上层的语法元素的丢失会严重影响压缩码流的解码
-
将码流按照重要程度分成三部分
- A:头信息:包括宏块类型,运动矢量等
- B:Intra系数信息
- C:Inter系数信息
- 用不同的优先级传输不同重要程度的分区来实现错误恢复
23. H.264-ASO,RP
24. H.264-视频编码层
- 网络独立的编码层
-
VCL层包含:
- 序列参数集:Sequence Parameter Set(SPS),存放序列头信息
- 图像参数集:Picture Parameter Set(PPS),存放图像头信息
- 条带以下数据
- 额外的增强信息(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SEI)

25. H.264-网络提取层
- 提取的VCL数据
- 适合于传输层的数据传输和媒介的存储
- NAL单元为数据包和码流系统定义了一种通用的传输格式

- NAL单元连接在一起构成了NAL流
-
面向码流传输的NAL单元

-
面向数据包传输的NAL单元

26. H.264-Profiles


- Fidelity Range Extensions

27. H.264-Levels

28. AVS vs. H.264


29. 性能比较

30. AVS会员


四:视频处理及编码标准
原文:http://www.cnblogs.com/solo-heart/p/411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