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称为名词。日语名词的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性、数、格等变化。在日语中,名词术语无词尾变化的独立词。
可以后接各种格助动词组成名词短语,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相呼应,形成一定的句法关系,组成相应的句子成分,也可以接 “だ、です、である、であり”等助动词构成谓语。
名词的范围较广,可以细分为普通名词,专用名词,代词,亲属名词,数次,时间名词等多种。其中,普通名词又可再分为实质名词和形式名词,代词又可再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指示词)。
规范文法将名词(以及该文法代词和数词)称为 体言。后文中会经常用到体言这一术语,比如“连体词”。“连体形”,中的体就是指的“体言”的体。
表示一切同类事物共通使用的名称的词称为普通名词。诸如“先生、会社、猫、台風、自信、俳句、欠点”等不适表示某一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词就是普通名词。
普通名词既可以用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又可用于表示抽象概念。
普通名词还可以再分为实质名词和形式名词。
形式名词虽然不具有实质性语义,但是具有十分重要的语法作用,且形式名词的用法较普通名词难。
专用名词时为区分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而是用的,表示某一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通常,人名、地名、国名、书名、机关团体名、学校名、商号等均为专用名词。
间接指代人、事物、场所等名称的词称为代词。
代词可分为指代人的人称代词和指代事物、场所、方位的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为 指代发话者自己的第一人称,指称受话者的第二人称,指代第三方的第三人称 3 种。在日语中,由于日语表达,尤其是口头表达的特殊性,须在不同的人面前或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人称代词比较发达。
第一人称的代词主要有:
应注意的是,成年男女都可用“わたし”自称,但未成年男子很少用,而是常用“僕, 俺”。注意,成年男子使用“僕,俺”自称时,一般谈话对象为朋友或晚辈,而非长辈或比自己年长的人。
此外,以下场合不适用第一人称代词:
但是,下列场合一般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为好:
日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
应注意的是,当称呼平辈或晚辈时,男性与女性所用的称呼有所差别。男性对男性朋友或晚辈一般用“君,前”, 而对女性朋友或晚辈则一般用在对方的姓名后结尾词“~さん”的敬称方式,只有对不太熟悉的女性才会用“あなた”,但也多用在对方的姓名后加结尾词“~さん”的敬称方式。“あなた”还可用于 夫妇,恋人之间互相称呼,尤其是女方称呼自己的男朋友,丈夫时多用。“あなた”时“あなた”较为随便的说法,除了在夫妇,恋人之间外,在好朋友。家里人之间无论男女都常用。
此外,当称呼长辈或比自己年长者时,不能使用第二人称代词,而一般使用对方的职称或敬称。
日语的第三人称主要有“彼(用于男性)”,“彼女(用于女性)”等。
此外,下列场合一般不适用第三人称代词为好:
以上介绍了日语中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的用法。所有这些人称代词均有单复数之分。
日语代词的单复数区别较严,当所指示的对象为复数时,一定要后接“ーたち,ーがた,ーら”等表示复数的后缀。另外,在使用第三人称复数时,所指示的对象全为女性的情况下,方可用“彼女たち”,否则只能用“彼ら”。
日语代词中除了表示确定对象的代词外,还有表示不确定对象的补丁代词,也成疑问代词。日语中的不定代词包括指示人的“だれ,どなた”等,指示事物的“何,どれ”等,指示场所和方位的“どこ,どち,どちら”等多种代词。不定代词和一般的名词一样,可以和助词相结合,在句中充当各种句子成分,也可后接“だ, です,である,であります”等助动词构成谓语。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有关不定代词的特殊用法:
表示亲属的名词称为亲属关系名词。日语中的亲属关系名词没有汉语那么发达,但由于十分注重内外之分,故用法颇为复杂。当与外人交谈中使用亲属关系名词时,须遵守以下两条规则:
此外,当与家庭内部人员交谈中使用亲属关系名词时,对于比自己年幼的亲属一般直呼其名字,而对于较自己年长的亲属则用如下亲属关系名词称呼:
[亲属关系称呼表]
对象\场合 | 面对面称呼时 | 家里交谈中提到时 | 跟外人的交谈中提到时 | 对他人家属的称呼 |
---|---|---|---|---|
丈夫 | [名字] | [名字+(さん)] | 主人、[姓] | ご主人、[姓+さん] |
妻子 | [名字] | [名字] | 家内(かない) | 奥さん |
父亲 | おつうさん | お父さん | ちち | お父さん |
母亲 | お母さん | お母さん | はは | お母さん |
哥哥 | (お)兄さん | (お)兄さん | おに | お兄さん |
姐姐 | (お)姉さん | (お)姉さん | おね | お姉さんに |
弟弟 | [名字] | [名字] | おとうと | 弟さん |
妹妹 | [名字] | [名字] | いもうと | 妹さん |
孩子 | [名字] | [名字] | 家の子供、(男)息子(むすこ)、(女)娘(むすめ) | (男)ばっちゃん 息子さん(女)お嬢さん 娘さん |
祖父 | お爺さん | お爺さん | そふ | お爺さん |
祖母 | お婆さん | お婆さん | そぼ | お婆さん |
孙子 | [名字] | [名字] | (うちの)孫(まご) | お孫さん |
叔伯 | おじさん | おじさん | おじ | おじさん |
姑姨 | おばさん | おばさん | おば | おばさん |
日语的名词中有一类表示序数或数量的词,通常称之为数词(数量词)。其中诸如“1、2”等仅仅表示数字的是基数词,“第3、4番”等表示序号的是序数词,而像“冊,6人,7匹”等数词则由数字后接“冊,6人,7匹”等两次而构成的表熟练的词。
日语基数词可分为汉语式基数词(多用音读)与日语固有的基数词(多用训读)两种。现代日语基数词一般采用汉语式基数词,尤其是十以上的基数词几乎全部采用汉语式基数词。而日语固有的基数词大部分必须与一些量词结合使用,以表示数量,如“一つ, 二つ, 一人, 二人”等。
[汉语式基数词]
[日语固有基数词]
使用汉语式基数词表示数字时,有些数法应特别注意。当十位,百位,千位为“1”时,“いち”不读出,应分别用“十、百、千”的数法。当数字间有“0”时,“れい/ゼロ”也不读出。如“108”应读作“百八”,“1020”应读作“千二十”
日语量词比较发达,常用的日语量词及其技术对象如下表:
[计数对象]
在日语中,基数词与量词结合在一起构成表示数量的数词。须注意的是,有的量词间接在某些基数词后会发生促音便,浊音便,半浊音便等音便现象,日语中常用的表示数量的数词及读音如下表:
[数词表]
在日语中,表示时间长短的数词较为复杂,具体表示方法如下:
上述表示时间长短的数词与基数词结合使用,其读音见下表(括号代表可省略):
[基数词读音表]
此外,日语数词当中还有表示序号的序数词。序数词是由基数词与前缀和后缀结合而成的。通常的表示序号的前缀有“第”,常用的表示序号的后缀有“目(め)、番(ばん)、号(ごう)、級(きゅう)、位(い)、流(りゅう)、等(とう)”等。
除上述词外,现代日语中还会用外来词表示序号和数量,如“ワン、ツー、スリー、ワンセット、スリーピース、ナンバー?ワン、ナンバー?ツー”等。
日语数词与一般的名词一样,可以和助词相结合,在句中充当各种句子成分,也可后接“da,desu,dearu,deaimasu”等助动词构成谓语。
此外,日语中表示数量的数词还可在句中做状语。
如“今日(きょう)、来月(らいげつ)、毎日(まいにち)、三月(さんがつ)、日曜日(にちようち)”等专门用于表示时间的名词时时间名词。应注意他们与表示时间的量的数词之间的区别,时间名词表示的是某个时间点。如下表示所示,通常又汉语式基数词后接“日(にち)、月(がつ)、時(じ)、分(ぶん)、秒(びょう)、年(ねん)”等构成,但应注意表示日期“……号”时,“1号”用“1日(ついたち)”表示,“2~10号,14号,20号,24号”用日语固有基数词后接“日(か)”表示:
[常用时间名词的详细读音表]
时间名词和其他名词一样,可以后接助词构成句子中的各种成分,后接“だ、です、である、であります” 等助动词构成谓语。
此外,时间名词还可在句中做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能后接“に”,必须后接“に”,和接不接“に”都可以三种。
总结:不确定时间时不可以接“に”,确定时间的必须接“に”,当两个以上的不同类别的时间名词连接在一起在句中作状语时,时看排在最后的时间名词。
相当于汉语的“这,那,哪”等用来指示并取代(即指代)眼前的具体的人,事物,场所,方位等名称的词统称为指示词。日语的指示词跨名词,副词,连体词和形容词等多种此类。
众多的日语指示词形成了如下表所示的一套完整的指示词体系,即“こ、そ、あ、ど”系列。
【表】
指示词大致可分为名词类指示词,连体词类指示词,“ナ”形容词类指示词与副词类指示词四种。在上表所列的指示词中:
指示词具有现场指示与语境指示两种功能。在对话时所处的具体场合,即场景中所使用的指示表现成为现场指示。“コソアド系列”指示词的现场指示用法可分为对立型与融合型两种。
发话者将受话者视为处于不同地点的,与自己相对立的另一方时,使用对立型现场指示。一图胜千言,发话者以自己为中心判断失误的远近,其基本原则为:当发话者指代距离自己近的事物时用“コ系列”,离受话者近的事物用“ソ系列”指代,而距离双方均元的事物则用“ア系列”指代(途中实线箭头表示发话者对事物的指代,虚线箭头表示受话者对事物的指代,三角形表示指代的对象,下同)
【图片p53】
应注意的是,对于距离一方近的同一事物的指代,发话者与受话者所用的指示词时不同的。
此外,在判断事物距离人的远近时,并非单纯根据空间上的距离进行判断,心理上的距离感也会起作用。如下例所示
例子中,发话者A让受话者B为自己挠被,随着心理上的变化,A对自己的脊背使用了不同的指示词。当B没有挠对地方时,A在心里上对其所挠之处产生了例子较远的距离感,因此用了 “そこ”指代。当A告诉B痒的地方在哪时,便用了“こっち”指代更近处。最后,当B挠对了地方,A感觉到自己的手所不能及的脊背终于不痒了,便用了稍有距离感的 “そこ”指代。而B在确认A的背上哪里痒时,因为自己所挠之处A挠不着,所以感觉挠的地方离自己较近,便用了“ここ”指代
除了对立型现场指示外,还有一种融合型现场指示。当发话者将自己与受话者视为处于同一地点的,具有共同视点的共同体时,使用融合型现场指示。如下图所示,发话者以与受话者共同的视点判断事物的远近,其基本原则为:指代进出的事物用“コ系列”, 远处的用“ア系列”,不远不近的则用“ソ系列”
【图p55】
应注意的是,融合型现场指示中“ソ系列”的使用十分有限,只能用于少数场合,比如叫出租车司机停车时:
在以上所述的现场指示的具体场合中,发话者与受话者处于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是一种相对的概念。通常当双方之间的距离近于他们所指代事物的距离时,是做双方处于同一地点,而当发话者与所指代事物间的距离近于与受话者之间的距离时,视作双方处于不同地点。
指示词除了具有上述现场指示的功能外,还具有语境指示功能。这里的语境日语称之为 “言語的脈絡” ,又称“文脈”。语境指示分两种:一种是交际时的 对话语境指示 ,另一种是文章中出现的 篇章语境指示 。
对话语境指示的原则是:发话方和受话方都熟悉的事物用“ア系列”指代,否则用“ソ系列”指代,一般较少用“コ系列”指代。此外,当发话者对所叙述事物表达回忆、怀念的语气时,常用“ア系列”指代。
与对话语境指示的原则不同,篇章语境指示的原则是一般不能用“ア系列”指代。而在判断使用“コ系列”还是“ソ系列”时,主要以笔者对所指代对象的心里上的距离为基准。
篇章语境指示中一般用“コ、ソ系列”指代,只有文学作品等特殊情况才可用“ア系列”。在对话语境指示当中,发话方和受话方都熟悉的事物用“ア系列”指代,而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拉近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常用“ア系列”指代事物,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指示词的语境指示指代的都是前面锁出现的内容,日语称这种指代方式为前方照应;指示词还可以指示后面出现的内容,日语称之为后方照应。通常后方照应时只用“コ系列”指示词。
指示词大致可分为名词类指示词(即指示代词)、连体词类指示词、ナ形容词类指示词与副词类指示词四种。下面分别讲述不同种类的日语指示词的具体用法。
これ | それ | あれ | どれ |
ここ | そこ | あそこ | どこ |
こちら | そちら | あちら | どちら |
こっち | そっち | あっち | どっち |
こいつ | そいつ | あいつ | どいつ |
名词类指示词与一般性名词一样,可以后接助词构成句子中的各种成分,也可后接“だ、です、です、である、であります”等助动词构成谓语。
在名词类指示词中,“これ、それ、あれ”通常用于指代事物,但也可以用于指代时间。在口语当中,“これ、それ、あれ”还可指代人,但通常用于指代发话者的平辈或晚辈。此时,发话者与所指代人之间关系密切,或发话者对所指代人态度十分简慢。
当所指代的事物为复数时,通常用“これら、それら、あれら”指代,但“これ、それ、あれ”除可指代单数的事物之外,也可以指代复数的事物。
在名词类指示词中,除了通常用于指代事物的“これ、それ、あれ”之外,还有通常用于指代场所的“ここ、そこ、あそこ”
需要注意的是,“そこ、あそこ”不能用于指代时间,而“ここ”可用于指代接近现在的一段时间。
在名词类指示词中,还有用于表示方位的指示词:“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どちら”与“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どっち”。前者语气较之“ここ、そこ、あそこ”等表示场所的语气更为客气,而后者语气较为简慢,通常只用于熟人之间。
“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どちら”与“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どっち”除表示方位外,还可用于表示事物和人。
此外,“こちら、そちら”与“こっち、そっち”常用语书信与电话。其中,“こちら、こっち”表示写信人或电话发话方所在的场所,而“そちら、そっち”则表示收信人或电话受话方所在的场所。
在名词类指示词中,还有专门用于表示人的指示词:“こいつ、そいつ、あいつ、どいつ”。其语气比“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どっち”更为简慢,有时甚至有轻蔑之意。
この、その、あの、どの
“この、その、あの、どの”为连体词,必须置于名词前,用于限定该名词的语义范围。所限定的名词可是人或事物。
注意,当指示人时,可用“この人、その人、あの人”或“この方、その方、あの方”,后者较为客气。此外,在篇章语境指示中,如要重复前面的内容,通常只用“この、その”而不用“あの”
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
“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为 ナ形容词,必须置于名词前,用于限定该名词的属性,所限定的名词可以是人或事物。
除“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外,还有一些表示属性的指示词组。
コ 系列 | ソ系列 | ア系列 | 疑问词 |
---|---|---|---|
このような | そのような | あのような | どのような |
こういう | そういう | ああいう | どういう |
こうした | そうした | ああした | |
こういった | そういった | ああいった | どういった |
上表所列词组主要用于书面语中。
こう、そう、ああ、どう
副此类指示词“こう、そう、ああ、どう”置于用言前面,其用法有二:
除“こう、そう、ああ、どう”外,还有一些用于修饰用言的指示词组。
コ 系列 | ソ系列 | ア系列 | 疑问词 |
---|---|---|---|
このように | そのように | あのように | どのように |
こうやって | そうやって | ああやって | どうやって |
こうして | そうして | ああして | |
こんなふうに | そんなふうに | あんなふうに | どんなふうに |
こういうふうに | そういうふうに | ああいうふうに | どういうふうに |
こんなに | そんなに | あんなに | どんなに |
这些指示词组的用法与“こう、そう、ああ、どう”相同
日语普通名词可分为实质名词和形式名词两类。诸如“の、こと、もの、わけ、はず”等很少具备或根本不具备实质性语义的名词称为形式名词。形式名词中有不少是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成的,当其作为实质名词时,大部分可以用汉字书写,作为形式名词时,大都用平假名书写。由于形式名词只具名词的形式而很少具备或根本不具备实质意义,故不能独立使用,必须要接在具有实质意义的定语之后,与该定语一同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谓语等成分。形式名词在句中虽然很少具备或根本不具备实质性语义,但具有十分重要的语法作用,且形式名词的用法较普通名词难。在此对常用的形式名词“の、のだ、こと、もの、ところ、はず、わけ、ため、まま、とおり、つもり、もと、うえ、ぼう、かわり、かぎり、うち、次第(しだい)”等分别进行叙述。
形式名词 の 由表示所有的格助词 の 演变而成。判断句中的 の 是形式名词还是格助词时, 只要看 の 的前面是定语还是名词。如 の 之前是定语, 则该 の 为形式名词, 如前面是名词, 则该 の 为格助词。
根据前后文意思的不同,形式名词 の 可表示人、物、事等等不同的语义,其语义不一而足。
此外,形式名词 の 还可后接 だ(です、だある、であります) 等助动词构成谓语,这里的 の 有时音便为 ん。
のだ 可以表示解释说明的语气,也可以表示强调的语气,还可以用于表示发现、预告、强求或命令等意,有时还具有“换句话说”的语义。
のだ 的否定形式为 のでわない,在口语中常变为 んじゃない
こと原是具有实质性语义的实质名词,表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出现的事态。形式名词 こと由实质名词 こと演变而成。根据前后文意思的不同,形式名词 こと 可表示事情、事实、情形、状态等不同的语义。
此外,形式名词 こと还可和其他语词搭配成多种惯用表达法,常见的由以下几种:
形式名词 もの由实质名词もの演变而成,一般和其他语词搭配组合成惯用表达法。常见有以下几种:
ところ原是具有实质性语义的实质名词,表示地方,场所等。形式名词 ところ 是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成的。根据前后文意思的不同,形式名词 ところ 可表示事物的部分、时间、场合、范围等不同的语义。
此外,动词谓语的不同时态后接 ところだ(です) 可以构成不同的时间概念。
动词谓语一般时后接 ~ところだ(です) 表示 正要,正准备…… 常与 これから ちょうどいまから 等词搭配使用
动词谓语的一般时后接 ~ているところだ(です) 表示 正在… 常与 今、ちょうど等词语搭配使用
~たとこるだ(です) 表示 刚刚做完… 常与 たったいま等语词搭配使用
动词谓语的不同时态后接ところ除了可以用だ(です)搭配构成不同的时间概念外,还可后接补格助词へ、を、に、で构成不同的时间概念
注意, ~たばかりだ(です)也可表示 刚刚做完, 但常用于强调 动作完了还为时不久之意
形式名词 はず常与其他语词组合,表示由某客观条件必然导致某结果的推断,常译为 理应、应该…。 其具体使用场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わけ原是具有实质性语义的实质名词,表示 原由、意思等语义。形式名词 わけ 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成。其具体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ため原是实质名词,为利益和起作用之意。形式名词ため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成,具体用于以下两种场合:
形式名词 まま 主要用于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とおり原是是指名词,为街道,来往,流通,声誉等意。作为形式名词的とおり表示按照…之意。此外,名词+のとおり与名词+どおり的意思相同,二者可互换。名词+どおり的表达形式十分常见。
形式体言 つもり主要用于表示一下几个意思:
作为形式名词的もと可用~のもとで的表达形式表示影响所及的范围。此外,还可用~のもとに的表达形式表示某种状况下之意。
原为实质名词,表示 上面,表面,在……之上 的意思。当其作为形式名词时,主要用于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ほう原为实质名词,表方向,方面之意。形式名词ほう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成,含有比较之意,多用于表示两者间的比较。此时常用~より(も)~ほうが或~ほうが~より(も)的表达形式表示其中一方的程度高于另一方。
此外,形式名词ほう还可和其他语词组合成管用表达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形式名词 かわり 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成,常用~かわりに的表达形式表示以下三种意思:
实质名词 かぎり为有限之意,而由其演变而成的形式名词 かぎり 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形式名词 うち 可表示时间和空间范围,常用于表示一下两种意思:
形式名词 次第 可接于动词连用形后,表示前项动作完成后随即发生后项动作, 意为 一……,马上就……, 此表达形式常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此外,还可以名词后接 次第だ的表达方式表示导致某人行为,动作的决定因素。
《现代日语系统语法》 世界图书出版社
补充表格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sh975/p/1520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