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较为时兴的数据库种类有三种,分别是层次式数据库、网络式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而在如今的互联网中,最常见的数据库种类主要有2种,即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层次数据库是最开始研制的数据库系统软件,它把数据根据层次构造(树结构)的方法呈现。层次数据库以前是非常热门的数据库,但伴随着关系数据库的逐渐流行,如今早已非常少应用了。
较为具备象征性的层次数据库是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由IBM企业研发。
网络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在数据独立性和抽象性级別上有所欠缺,用户开展存储时,需要声明数据的存储结构和相对路径。而关系数据库就可以较切实解决这种问题。
和Excel工作簿一样,关系型数据库也选用由列和行构成的二维表来管理数据,简单易懂。另外,它还利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对数据开展实际操作。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Web2.0的兴起,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应对大数据量,比如大规模和高并发的微博、微信或者SNS类型的web2.0动态网页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曝露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因此出现了针对大规模数据量场景,以性能卓越和应用便捷为目的的的数据库产品——NOSQL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主要是根据“非关系实体模型”的数据库,也称之为NoSQL数据库,NOSQL的原意是“Not only SQL”,而不是“NoSQL”的含意,因而,NoSQL的出现并不是要完全否认关系型数据库,只是做为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一个合理补充。NOSQL数据库在特殊的情景下能够充分发挥出无法想象的高效率和卓越性能。
非关系型数据库还能够细分化为四个小项:
更多非关系数据库知识点请见:树懒学堂_关系数据库与非关系数据库
在数据库应用角度来区分的话,数据库还可以分为面向操作型和面向数据分析型,以下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对数据库的简单的介绍。
1.面向操作的关系型数据库
2.面向数据分析的关系型数据库
3.面向操作的非关系型数据库
4.面向数据分析的非关系型数据库
文章转载自:https://www.shulanxt.com/doc/dbdoc/db-type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hc1999/p/1441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