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是电脑硬件系统中最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具有存储空间大、数据传输速度较快和安全系数较高等优点,因此电脑运行所必需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与大量的数据等都可保存在硬盘中。
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传动臂、主轴电机和外部接口等几个部分组成,硬盘的外形就是一个矩形的盒子,分为内外两部分。
外观:硬盘的外部结构较简单,其正面一般是一张记录了硬盘相关信息的铭牌,如图2-96所示。背面则是促使硬盘工作的主控芯片和集成电路,如图2-97所示。后侧则是硬盘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接口,如图2-98所示。
图2-96 硬盘正面
图2-97 硬盘背面
图2-98 硬盘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接口
多学一招
认识硬盘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接口
硬盘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接口都是“L”型的,通常长一点的就是数据线接口,短一点的就是电源线接口,如图2-99所示,数据线接口通过SATA数据线与主板SATA插槽进行连接。
图2-99 硬盘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接口
内部结构:硬盘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主轴电机、盘片、磁头和传动臂等部件组成,如图2-100所示。在硬盘中通常将磁性物质附着在盘片上,并将盘片安装在主轴电机上。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主轴电机将带动盘片一起转动,在盘片表面的磁头将在电路和传动臂的控制下进行移动,并将指定位置的数据读取出来,或将数据存储到指定的位置。
图2-100 硬盘的内部结构
知识提示
磁头
硬盘盘片的上下两面各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有极其微小的间距。如果磁头碰到了高速旋转的盘片,会破坏其中存储的数据,磁头也会损坏。
通过软件可以检测和确认硬盘的基本信息,了解硬盘的品牌、类型、容量、缓存和转速等详细的产品规格参数,有助于选购合适的硬盘。
在选购硬盘时,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硬盘的容量,而容量也是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硬盘的容量越大,保存的数据就越多,目前市场上有最大容量为12TB的硬盘,那么是否这种硬盘的性能最优呢?答案是否定的,硬盘的性能由众多性能指标决定,即便是硬盘的容量,也包括总容量、单碟容量和盘片数3个参数。
在选购硬盘时,除了考虑硬盘的容量外,还有4个需要重点考查的性能指标——接口类型、缓存、转速和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在接收到系统指令后,磁头从开始移动到移动至数据所在的磁道所花费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秒(ms)。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是影响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重要参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硬盘产品平均寻道时间也不一样,但这个时间越短,则产品越好。
知识提示
深度了解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实际上是由转速、单碟容量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个硬盘性能参数。一般来说,硬盘的转速越高,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单碟容量越大,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短。
选购硬盘时,除了硬盘的各项产品规格外,还需要了解硬盘是否符合需求,如硬盘的性价比和售后服务等。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lknemo/p/1397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