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台?
中台是在多个部门之间共享的开发资源所提供的业务能力、数据能力和计算能力的集合
个人理解:
中台=提供公共服务的系统,有自己的API接口清单,业务的重点流程被放置前台,由前台进行流程的规划和设计,各种前台业务都可以通过中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服务,而后台则是做一些最基础的CURD的原子性处理,减少交易相互之间的耦合性,扩大业务服务的通用性。
业务重点全由前台规划设计和所需服务的组装,最终形成单体业务流程,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客户资源共享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扩展出新的业务,业务的扩展,体现在前台,前台只管通过中台提供的API服务清单,就可以快速搭建出新的单体业务,前提是中台的服务清单和通用性足够强大,且对前台开发人员有一定业务能力要求,需要对中台API清单有了解,并有组织能力,如果以上条件不可达,也可以通过事先规划好组装清单,前台人员只管渲染,实现组装清单内容。
例子:
非中台:电脑加工厂,厂内员工从电脑零件到电脑组装都涉及,最终进行售卖,效率低,成品率低,人员流动会导致厂内厂出,利益损失大
中台:智能电脑加工厂,电脑各类零件由不同人负责,电脑组装专人给出零件清单和组装过程,通过自动化机器进行组装,最终进行售卖,效率高,成品率高,人员流动只是底层零件人员,人员流动能够及时填补所需人员,损失小
优点:
中央库资源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分析,衍生出新的业务,比如购买汽车的用户,那么这个客户不可避免的在未来某一刻,对车辆进行保养,零件更换,这时可以针对客户群体/零件商/零件供应商进行业务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的客户群体规模和评估,形成新的业务线,同时在新业务线中产生的新客户,也可成为未来其它业务的发展客户。
加速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扩散,整合数据资产,最大化公司资源利用。
人力的解放,业务抽象
缺点:
快速复制业务,导致业务市场被扰乱
通过市场分析人员/中台清单管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的组合可以避免文中描述的创新遏制和反人性
但中台的搭建和后台大量原子性交易导致前台的压力剧增,对前台人员要求高,前台维护和前台人员的变动,影响因业务复杂度而定。
中台服务的确定性,服务的通用性,及中台API服务清单的介绍和维护,随着中台的规模变大,都会对整个服务架构和性能产生瓶颈
最合适的中台初期建设条件:
已有成熟业务线的前提下,搭建中台,支撑业务线的发展,后续引入新的业务线,利用中台中存在的服务,进行复用,迭代变更,从何慢慢完善中台的建设,进而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展
中台服务架构搭建要求:
业务优先。多数时候由业务线同学决定架构选型, 而不是中央决策。
反膨胀软件。对中台 API 稳定性和数据模型兼容性做强制要求, 避免中台膨胀过快。避免复杂依赖。
整个中台要求扁平化微服务化设计,降低依赖深度,加速功能发现。
模块化开发。各模块有明确边界,独立文档,可独立设计 / 发布 / 被替代 / 升级。 模块尽量以原子服务模式向往透出,模块间依赖主要是服务依赖。
中台发展:
通过新业务线的产生,积累可复用的服务,使中台逐渐完善
所需人才清单(重要层级从上往下)
市场分析人员(发现新业务)
业务人员(客户发掘)
数据分析人员(结合新发现业务,对现有共享数据进行新业务客户群体的衍生)
中台API清单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中台的建设有了解,拥有业务API清单的组织能力)
前台开发人员(业务搭建)
后台开发人员(简单原子性开发)
中台的建设,整体人才规划中,后台开发人员反而成了弱组织群体
通过郭老师发表的(关于中台的思想和尝试)论文进行个人解读分析
关于总台的思想和尝试论文地址:https://www.linkedin.com/pulse/%E5%85%B3%E4%BA%8E%E4%B8%AD%E5%8F%B0%E7%9A%84%E6%80%9D%E8%80%83%E5%92%8C%E5%B0%9D%E8%AF%95-dongbai-guo-%E9%83%AD%E4%B8%9C%E7%99%BD-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uobing2211/p/1418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