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先使用sudo -s命令更换为root用户
su 	切换用户
hostname  修改主机名
sync	# 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
shutdown -h now	 # 立马关机
shutdown -r now # 系统立马重启
reboot # 就是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halt # 关闭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用户操作 /etc/passwd  /etc/group  用户口令字存放到/etc/shadow
1:groupadd [用户组名称]	add   del   mod	//创建一个新用户组
2:useradd -G  [用户组名称]  [用户名称]		//创建用户
useradd -m	-m  自动创建这个用户的主目录
userdel -r 	-r   删除用户的时候将他的目录页一并删掉!
3:passwd  [用户名]    然后输入用户密码		//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l XXX # 锁定之后这个用户就不能登录了!-u解锁
passwd -d XXX # 没有密码也不能登录!
4:chown -R [用户组名称]:[用户名称] [授权路径]	//root用户给用户组授权
1,netstat -tln  			//查看所有tcp端口占用情况
2,netstat -ntulp |grep [端口号] 	 //查看某一个端口的占用情况
3,kill -9 [进程号]		//强制关闭某个进程
4,ps -ef | grep [进程名称]	 //可以查看到父进程的信息      ps -xx|grep 进程名字! 过滤进程信息!
-a 显示当前终端运行的所有的进程信息(当前的进程一个)
-u 以用户的信息显示进程
-x 显示后台运行进程的参数!
ps -aux 查看所有的进程  ps -aux|grep mysql     | 在Linux这个叫做管道符 A|B  grep 查找文件中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pstree -pu 	进程树!
1,cd [文件夹路径]	cd /XX	 //进入文件夹
2,ls 或者 ll   ll -al      	 //查看文件夹
3,mkdir  [文件夹名称]	 //创建单个文件夹
mkdir -p [文件夹路径]	//创建嵌套文件夹
4,rm -rf [文件或文件夹路径]/*	//删除
5,mv 			//移动文件或者目录
6,cp			//复制文件或者目录
1,vim [文件名] 	//编辑文件
2,ESC +wq	//保存退出
3,ESC +q!	//强制退出
1,tar -zxvf [文件路径]	 //解压tar文件
2,unzip [文件名] 		//解压zip
chgrp -R		:更改文件属组
chown -R		: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属组
可读可写不可执行 rw- 6
可读可写不课执行 rwx 7
chomd 777 文件赋予所有用户可读可执行!
df (列出文件系统整体的磁盘使用量)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df -h	挂载:mount    卸载:umount -f 强制卸载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用来读文章,或者读取配置文件啊,都使用cat名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看代码的时候,希望显示行号! 常用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带余下内容的(空格代表翻页,enter 代表向下看一行, :f 行号)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空格下翻页,pageDown,pageUp键代表翻动页面!退出 q 命令,查找字符串 /要查询的字符向下查询,向上查询使用?要查询的字符串,n 继续搜寻下一个,N 上寻找!)
硬链接:A---B,假设B是A的硬链接,那么他们两个指向了同一个文件!允许一个文件拥有多个路径,用
户可以通过这种机制建立硬链接到一些重要文件上,防止误删!
软链接: 类似Window下的快捷方式,删除的源文件,快捷方式也访问不了!
创建连接 ln 命令!
touch 命令创建文件!
echo  echo "wind" >> f1 输入字符串,也可以输入到文件中!
yum install net-tools		ip addr		 ifconfig
新建或者编辑文件,按 i 进入编辑模式,编写内容,编写完成后退出编辑模式,esc,退出之后进入底线
命令模式 : wq 保存退出!:set nu 设置行号.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BOOTPROTO=“static” # 设置为手动分配IP地址
IPADDR=“192.168.1.210” # 配置为局域网固定IP
GATEWAY=“192.168.1.1” # 配置局域网网关
NETMASK=“255.255.255.0” # 配置子网掩码
DNS1=“8.8.8.8” # 配置首选DNS,8.8.8.8为免费DNS服务器的IP地址
按“esc”键后,输入:wq回车,完成配置文件编辑。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重启网卡,生效刚刚修改ip地址,ping www.baidu.com测试网络连通性。
:wq
rpm -ivk rpm包  # rpm -e --nodeps jdk_ 卸载jdk # rpm -qa|grep jdk # 检测JDK版本信息  java -version
tar -zxvf apache-tomcat-9.0.22.tar.gz
启动tomcat测试! ./xxx.sh 脚本即可运行
执行 ./startup.sh	# 停止 ./shotdown.sh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查看firewall服务状态
开启、重启、关闭、firewalld.service服务
service firewalld start # 开启
service firewalld restart # 重启
service firewalld stop # 关闭
查看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list-all # 查看全部信息
firewall-cmd --list-ports # 只看端口信息
开启端口
开端口命令: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重启防火墙: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yum makecache fast 更新yum软件包索引
yum -y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安装Docker CE
解决方法
export PATH=/bin:/usr/bin:$PATH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engg/p/1391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