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开发文档批准后,确立开发的需求基线。
需求管理主要活动包括:变更控制、版本控制、需求跟踪、需求状态跟踪
- 需求管理原则
- CMM模型第2级关键过程域增加需求管理的内容,其目标:
- 为软件需求建立基线
- 软件计划、产品和活动与软件需求保持一致
- 需求规格说明的版本控制
- 版本控制信息应包括变更内容、日期、变更人员及变更原因
- 需求属性
- 需求属性包括:创建时间、版本号、创建人、批准人、状态、原因和依据、涉及子系统、涉及产品版本号、验收/接受的标准、优先级、稳定性
- 需求变更
- 为严格控制软件项目,需要确保:
- 评估已提出的变更
- 适当的人选评估和决策变更
- 变更应及时通知所有人
- 需求变更需要遵循一定程序
- 需求变更管理的目的是将变更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过程包括:
- 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
- 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
- 变更实现
- 需求变更应遵循的原则
- 必须遵循变更控制程序
- 变更未经批准不得实施
- 变更应有变更控制委员会进行评估和决策
- 项目干系人有权获悉变更信息
- 变更库中的原始文档不得更改或删除
- 变更的实施均应可追溯到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 变更控制委员会的总则/章程应包括变更控制委员会的目的、授权范围、成员构成、决策流程及操作步骤
- 需求跟踪
- 需求跟踪链类型如下:
- 客户需求向前追溯到软件需求(需求变更更新至需求规格说明书)
- 从软件需求回溯相应的客户需求
- 从软件需求向前追溯到下一级工作产品(逐步确保最终产品满足需求)
- 从产品部件回溯到软件需求(验证部件来源)
- 需求变更的代价和风险
- 变更只能在项目时间、预算、资源等的限制允许范围内进行协商
- 进行影响分析的能力依赖于跟踪能力、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需求管理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endian11/p/1390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