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OSI 七层模型 (网络层) 二

时间:2020-10-10 14:27:31      阅读:2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目的

实现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备功能(寻址、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路由选择

  •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不用测量也无须利用网络信息,这种策略按某种固定规则进行路由选择。其中还可分为泛射路由选择、固定路由选择和随机路由选择三种算法。

    1、泛射路由选择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路由算法。一个网络节点从某条线路收到一个分组后,再向除该条线路外的所有线路重复发送收到的分组。

    2、固定路由选择

    这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简单算法。每个网络节点存储一张表格,表格中每一项记录对应着某个目的节点或链路。

    3、随机路由选择

    在这种方法中,收到分组的节点,在所有与之相邻的节点中为分组随机选择一个出路节点。方法虽然简单,也较可靠,但实际路由不是最佳路由,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而且分组传输延迟也不可预测,故此法应用不广。

  • 动态路由 节点路由选择要依靠网络当前的状态信息来决定的策略称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这种策略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但由于算法复杂,会增加网络的负担,有时会因反应太快引起振荡或反应太慢不起作用。独立路由选择、集中路由选择和分布路由选择是三种动态路由选择策略的具体算法。

    1、独立路由选择:在这类路由算法中,节点仅根据自己搜到的有关信息作出路由选择的决定,与其它节点不交换路由选择信息,虽然不能正确确定距离本节点较远的路由选择,但还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

    2、集中路由选择:集中路由选择也象固定路由选择一样,在每个节点上存储一张路由表。

    3、分布路由选择:采用分布路由选择算法的网络,所有节点定期地与其每个相邻节点交换路由选择信息。

网络层协议

  

TCP/IP网络层的核心是IP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主要的协议之一。IP协议非常简单,仅仅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传送服务。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与IP协议配套使用实现其功能的还有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因特网报文协议IC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IP地址

TCP/IP网络使用32位长度的地址以标识一台计算机和同它相连的网络,它的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IP地址是通过它的格式分类的,它有四种格式:A类、B类、C类、D类。

地址解析

ARP协议是“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逆地址解析

网络上的每个系统都具有唯一的硬件地址,它是由网络接口生产厂家配置的。无盘系统的RARP实现过程是从接口卡上读取唯一的硬件地址,然后发送一份RARP请求(一帧在网络上广播的数据),请求某个主机响应该无盘系统的IP地址(在RARP应答中)。

因特网报文

ICMP的作用:由于IP协议的两个缺陷:没有差错控制和查询机制,因此产生了ICMP。ICMP主要是为了提高IP数据报成功交付的机会,在IP数据报传输的过程中进行差错报告和查询,比如目的主机或网络不可到达,报文被丢弃,路由阻塞,查询目的网络是否可以到达等等。


作者:前端工程师啦啦啦啦啦
链接:https://juejin.im/post/6844904001423540232
来源: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OSI 七层模型 (网络层) 二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1fan/p/1379209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