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统服务 > 详细

开箱Macbook Air 2020 & Mac上的第一篇文章

时间:2020-09-19 18:15:39      阅读:10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开箱Macbook Air 2020 & Mac上的第一篇文章

我与苹果的故事

? 我相信大部分搞技术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喜欢上苹果,尤其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初一我在校门口的书店看完乔布斯传的时候,我就不可避免的爱上了乔布斯。那个时候苹果还没有很流行,只是有一些人开始用iphone4s。在我的数学老师那里,我第一看到了mac,也是第一次从她口中了解到了编程。可惜那个时候我是一个计算机配置狂热分子,认为台式机才是最好的,对笔记本电脑并不感冒。

? 我与苹果设备结缘是在高中。我体验了我爸的iPhone6,拥有了第一台iPad,也体验了一段时间的ipod。时至今日,那台iPad Air 2陪我度过了三年的高中时光,现在和我一起来到了大学,还在服役。我在这台iPad上使用iMovie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剪辑,第一次注册google账号,利用技术手段体验了风靡一时的Pokeman go。下载了知乎,那个时候知乎还没有今天这么多人,知乎教会了我不一样的看世界的方式,如今我很少再用知乎。但是iPad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购买Macbook Air

起因

? 我之前的那台联想拯救者Y7000经过了两年的战斗,已经不堪重负。今年年初在家,为了节省时间,我连续几天没有关机。这使我的机器疲惫不堪,甚至开始了罢工。为了拯救它,我加了一根16G的内存条,将风扇打开清灰,然而好像无济于事,打开了风扇声音大的和下雨一样。让我痛下决心的还是win下配置开发环境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问题产生另一个问题,无穷无尽的问题,联想到之前因为续航上课到一半电脑关机,因为重量不能带电脑去图书馆... 最后我一怒之下打开了咸鱼,将它卖了。说实话,在将电脑寄出的前一天晚上我感觉很不舍,毕竟也陪伴了自己两年。

? 在电脑卖了之后我就开始了选电脑之路。一开始看重了小新13Pro,X1 C,MacbookPro的官翻(中间差点又入了游戏本的坑)。最后发现Mac有教育优惠,Macbook air的价格也合适,就直接下单了,送了一个AirPods 2,后来我把它卖了。下单了之后我又一点顾虑,毕竟Air的配置不高,不适合一些工作,中间几次想退掉,但是最后决定到手用看了再说。

? 官网预计送达时间

技术分享图片

? 之后就是焦急的等待时间啦,两个星期还是非常煎熬的。没有电脑的日子真的很难受,在手机上下了一个AIDE的app,写一些简单的java小程序。我每天都会查询几次订单。然而始终是在处理订单的状态。经过漫长的等待,在9.9日上午我收到了AirPods的发货信息。一天之后,提示我的Air从成都发货,然而过海关就用了一天,星期五我就收到了AirPods。

开箱

? 星期六下午,我收到了菜鸟驿站发来的信息。这里我不得不佩服顺丰的效率,成都到南京就只用了一天半。骑上舍友的电驴,冲到快递点拿了快递,当时感觉就要飞起来了。

然后就是开箱啦
牛皮纸外包装(忽略杂乱的桌面)
技术分享图片

打开就能看到Mac的盒子

技术分享图片

撕开封塑包装,Mac的全貌就在面前,说实话有被惊艳到。

技术分享图片

揭开屏幕上面的纸,就会自动开机

开机之后

技术分享图片

Mac配置及使用一周体验

Mac配置

对于我来说,mac拿到手第一件事肯定是肯定是配置开发环境啦。

1.安装Xcode Command Line Tools(我顺便把Xcode也装了)

xcode-select --install

2.安装Homebrew

Homebrew是一个包管理工具,方便我们下载与配置

 /usr/bin/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3.安装git

brew install git

4.安装JDK

brew cask install java

5.安装MySQL

brew install mysql

配置mysql推荐参考https://juejin.im/post/6844903831298375693

6.任务栏显示cpu温度及风扇转数

https://github.com/gao-sun/eul

事例图(并非本机器)

技术分享图片

7.安装终端神器iterm2

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95261

配置好如图
技术分享图片

看起来很炫酷,让人很想使用。

Mac使用一周体验

从刚拿到电脑到现在刚好过去了一周的时间,我来谈谈使用体验,供想入Air的朋友参考。

使用情况介绍

使用较多的软件

  • Chrome浏览器
  • IDEA
  • Android studio
  • Xcode
  • WPS office
  • 腾讯视频
  • 百度网盘

使用的时间 :约12h per day 晚上不关机

屏幕触摸板,及键盘

Macbook Air 2020 配备的是带True Tone的Retina屏幕,分辨率为2560 x 1600。我个人很喜欢这块屏幕,以前的低色域拯救者和它根本就不能比。更广的色域,更高的分辨率,使得图片看起来十分的漂亮。看起来就让你产生工作的冲动。大幅提升看电影的体验,外放效果也很棒。

说起触摸板,我之前在win也用触摸板,不过那个不能按下去,让我很难受。mac的触摸板也是最大卖点之一,配合触摸板可以大幅提升你的工作效率,按压的力度适中。手势操作丰富,非常跟手,我已经抛弃了鼠标。

充电及续航

我在图书馆测试了一下,长时间使用Chrome浏览器和xcode的续航时间约为8小时,在开启IDEA之后,电量下降较快。总的来说日常使用8~10小时没有问题。

关于充电,我之前一直以为充电头是35w的,今天仔细检查了一下是30w,这就意味着我的手机充电头能给它充电,自带的充电线非常长,在外面找充电头的时候应该非常方便,不过对于在桌上使用,有点太长了。

上网体验

mac上网的体验让我叹为观止,几乎每一个我常用的网站在mac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动。更丰富的色彩,更漂亮的字体和排版,更少的广告。CSDN竟然没有广告弹出来。我喜欢用chrome浏览器,丰富的插件市场,配合google账号可以获得非常好的体验,实现手机和电脑信息同步。mac对于英文网站的支持更好,mac上访问外国的页面似乎也更快。YouTube的显示效果也很棒。

游戏(可以直接略过)

买了mac就别想打游戏了,但我相信还是有不少同学想探个究竟,我测试了一下。炉石传说还是可以玩的??。

风扇及发热

发热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了,Air的无铜管设计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在一个星期的使用中,只有两次风扇到了8000转,一次是2k分辨率打开荒野行动??,另一次是使用阿里云平台开发,不知大为什么,每次我打开阿里云IDE,风扇都会狂转。对于日常的编程任务,上网任务,我的air都是能够胜任。我尝试过打开十几个网页,看几个小时的蓝光视频,调试一个android app 都没有什么问题。使用终端SSH连接到服务器的体验也很棒。

总结

? 我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我用过很多个操作系统,小学的时候用win xp,初中用win8.1 ,之后用win10 。大学用过ubuntu,centos,deepin,redhat,macos。我最喜欢的是xp。mac还要看未来的使用体验。我用xp的时间很长,大概有10年。我相信xp陪伴过每一个喜欢电脑的人很长一段时光,我在xp上模仿我爸爸,照着开发商平面图画出来第一个CAD,学会了使用Word和PPT。第一次上网,有了第一个qq号。我跟着计算机书用Microsoft Office FrontPage完成了第一个网站,第一次了解了超链接,用VB写出了第一个程序。也是第一次配置路由器,了解ip地址。有了第一个fb账号,太多的第一次...我仍然记得qq农场偷到菜喜悦,在gta里改MOD的激动,配置无法运行LOL的懊恼。这些事情成为了我生命中的转折点,而我家的那台2g运存的奔腾,成了我人生的领路人。我仍然记得小学二年级在日记里写下未来的学生可以在网上上课,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随时聊天。如今早已成为现实,我相信在未来,计算机事业还有无限可能。我希望能将毕生投入到计算机事业中。转来自知乎的一段话。

所以,我的招聘要求其实很苛刻。我希望你拿起锤子和焊枪就能分分钟造出一个机器人来;我希望你对数学抱有热情,be comfortable with equations;我希望你热爱飞翔的感觉,热爱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看法和方案;我希望你可以理性地分析物理对工程的种种限制,也能够感性地用毅力和决心去克服这些限制;我希望你有把大卫从花岗岩里雕刻出来的梦想,同时也有一点一点抠敲岩石的毅力;我希望你邮件给我的不是普通的简历,而是你的热情,你的执着,你对工程学的信仰。我希望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作者:YY硕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62301/answer/36000163
来源:知乎

===================================================================================================

2020/9/19 16:53

写于Macbook Air

开箱Macbook Air 2020 & Mac上的第一篇文章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uyongqi/p/1369646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