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符:进行特定操作的符号。例如:+。
表达式:用运算符连起来的式子叫做表示式。例如:20+5,a+b。
1、算术运算符
四则运算符当中的加号“+”有常见的三种用法:
1、对于数值来说,那就是加法。
2、对于字符char类型来说,在计算之前,char会被提升成为int,然后再计算。
3、对于字符串String(首字母大写,并不是关键字)来说,加号代表字符串连接操作。(任何数据类型和字符串进行连接的时候,结果都会变成字符串)
取模(取余数):%(只有对于整数的除法来说,取模运算符才有余数的意义。)
自增自减运算符
自增运算符:++(让一个变量涨一个数字1)
自减运算符:--(让一个变量降一个数字1)
使用格式:写在变量名称之前,或者写在变量名称之后。例如:++num,也可以num++
使用方式:
1、单独使用:不和其他任何操作混合,自己独立成为一个步骤。
2、混合使用:和其他操作混合,例如与赋值混合,或者与打印操作混合等。
使用区别:
1、在单独使用时,前++和后++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num和num++是完全一样的
2、在混合使用时,有**重大区别**
A.如果是【前++】,那么变量立马+1,如何拿着结果进行使用。(先加后用)
B.如果是【后++】,那么首先使用变量本来的数值,然后再让变量+1。(先用后加)
注意事项:
1、一旦运算当中有不同类型的数据,那么结果的数据类型将会是数据范围大的那种数据类型。
2、只有变量才能使用自增、自减运算符。常量不可发生改变,所以不能用。
2、赋值运算符
基本赋值运算符:就是一个等号“=”,代表将右侧的数据交给左侧的变量。
例如:int a=30;
复合赋值运算符:
3、比较运算符
注意事项:
1、比较运算符的结果一定是个boolean值,成立就是true,不成立就是false
2、比较运算符如果进行多次判断,不能连着写。(数学当中的写法:1<x<3,在程序中不允许这种写法)
4、逻辑运算符
与"&&",或"||",具有短路效果,如果根据左边已经可以判断得到最终结果,那么右边的代码将不再执行,从而节省一定的性能。
注意事项:
1、逻辑运算符只能用于boolean值。
2、与、或需要左右各自有一个boolean值,但是取反只要有唯一的一个boolean值即可。
3、与、或两种运算符,如果有多个条件,可以连续写。
两个条件:条件A && 条件B
多个条件:条件A && 条件B && 条件C
三元运算符
流程:
首先判断条件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为true,那么表达式A的值赋给左侧的变量;
如果不成立为false,那么将表达式B的值赋值给左侧的变量。
二者选其一。
注意事项
1、必须同时保证表达式A和表达式B都符合左侧数据类型的要求。
2、三元运算符的结果必须被使用。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ptxiaochen/p/1336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