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汉语-词语:嗔怒

时间:2020-05-20 16:41:08      阅读:7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ylbtech-汉语-词语:嗔怒

嗔怒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ēn nù,意思是恼怒或愤怒的样子假怒,表示对方做的不错,只是给别人看。出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失教之家,阍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 江 南深以为耻”。

1.返回顶部
1、
中文名:嗔怒
注    音:chēn nù
解    释:恼怒或愤怒的样子
出    处:《禅·生命的微笑》
性    质:汉语词汇
英    译:to get angry
2、
2.返回顶部
1、

出处与详解

恼怒。
1、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齐 吏部侍郎 房文烈 ,未尝嗔怒。”
2、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失教之家,阍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 江南深以为耻”。
3、《西游记》第十五回:“ 行者 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 
4、 巴金 《家》十四:“ 淑英 露出嗔怒的样子,要拧 觉新 的膀子。”
 

应用举例

化嗔怒为宽容郑石岩
嗔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通常在自尊或我相受到威胁或损害时最容易出现。大部分的人在受到别人的侮辱、冷落、毁谤和攻讦时,会即刻嗔怒,遇事挫折、失败可不如已意时也会嗔怒。嗔怒是一种攻击行为。它具有爆发性能紧张、心跳加快、情绪冲动,一时失去冷静思考和自我控制。所发出的攻击行为包括语言、姿态、表情和直接的暴力行为
嗔怒的人紧张的丑态,且好争好斗,所以很容易堕入阿修罗道。嗔怒者常因小事老羞成怒,争执不休,以致干扰或破坏了平静的心情,造成生活上严重的苦恼。唐朝的拾德说:
无嗔即是戒,
心净即出家。”
无嗔确实是生活上很重要的格律,只有把嗔毒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有一位很负责的父亲,跟他的孩子解释功课上的难题之后,便心平气和地安慰孩子说“你不笨。”孩子便说“我觉得我笨。”父子两人一个说“你不笨”,一个说“我笨”。最后,父亲悖然大怒的说“你不笨!笨蛋!”
嗔怒确实使人失去冷静思考,不能自我控制。因此,禅家非常重视治嗔毒。古代有两位禅师,一个叫坦山,一个叫云升。坦山放浪不拘小节,烟酒不戒;云升为人庄重,不苟方笑,有一天,坦山正在渴酒,云升从坦山的房门经过。坦山便邀云升一起喝酒,被婉拒了。坦山说:
“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
云升听后大怒反问说:
“你敢骂人!”
坦山疑惑地说:
“我并没有骂你!”
云升说:
“你说我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
这时坦山缓慢的说:
“你的确不像人。”
云升更生气的说:
“好!你骂我,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
坦山说:
“你像佛。”
云升听后,哑然不知如何。这个故事很明显地道尽了嗔怒发生和消失的原因。禅者相信,真正避免发生嗔怒的方法是宽容,当一个人能忍受别人的批评和攻讦时,他就会免除嗔怒。另一方面,要避免伤害到别人,就必须注意维护人的自尊(布施)、善巧的语言(爱语)、给别人一些方便(利行)、为别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同事)。如果注意以上四事,就不容易引发别人的嗔怒。
当你自己嗔怒时,提醒自己,给自己三分钟时间不说话(禁语),然后想著:“嗔怒的结果使情况更糟,要忍一下,忍过去我就多了一分忍功,这是成佛的资粮。”其次,人贵在了解,彼此相互沟通,增进了解,也可以化除嗔怒。一个懂得欣赏别人优点,能一眼看出别人优点的人,他不容易犯嗔怒。反之,老是挑剔别人的人,处处看不惯别人,自然容易犯嗔怒。
2、
3.返回顶部
 
4.返回顶部
 
5.返回顶部
1、
2、
 
6.返回顶部
 
技术分享图片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汉语-词语:嗔怒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torebook/p/1292406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