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强制转会与项目展示

时间:2020-05-06 02:03:30      阅读:9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强制转会与项目展示

团队成员的简介和个人博客地址

团队介绍和采访博客

我们要做软件工程,那就要有一点工程的样子:

团队项目的目标,预期的典型用户,预期的功能描述,预期的用户数量在哪里?

团队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个简易方便,为用户带来便捷且功能齐全的表情包管理小程序;

预期的典型用户是在日常网络聊天中喜欢使用表情的广大网友;

预期的功能包括商城搜索表情功能,本地表情收藏管理功能,表情上传功能,表情编辑功能等;

预期的用户数量包括身边的亲朋好友,同学,以及网友等,大概估计在150人左右。

团队的产品如何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要看到目标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和评价。

满足了用户对于搜索相关表情,以及对表情进行编辑、分享的使用需求;

事先定义的软件下载量达到了么?为什么没有达到?

目前小程序的累计访问使用人数已经超过1200人,已经超出预期的使用人数了。

团队的成员如何分工协作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在团队开发的初期,我们按照前后端两大板块进行人员工作划分,三名同学进行前端开发工作,三名同学进行后端开发工作。在完成一定进度后,大家讨论发现在微信小程序开发上,前后端的工作与其他软件开发有一定不同,后端的任务相对来说较为简化。因此,我们决定重新分组,两两组队分为三组,每一组负责不同的页面版块,这样提高了开发效率。在团队的分工上,由PM制定总的计划方针,给每一小组制定相应的任务,之后在小组内部组员自己协商讨论完成进度,最后各组的工作汇总对接。

在分工协作上,除了要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来分配任务,还要考虑实际开发中的细枝末节,遇到困难和不足要及时提出,共同商讨策略。

团队是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的?

团队首先分成三组,完成各自的小程序开发页面和相关功能,在完成各自的版块后将所有页面对接汇总,我们在github上以一个基准分支代码依次进行修改,最后每一部分的代码都汇总到了一起。

团队如何平衡 时间/质量/资源 争取如期完成任务的?

团队主要依靠每日例会来确定每一时间段的目标,大家明确好自己的任务后完成起来效率也会较高,加上成员都有较好的责任感,组内相互帮助督促,设计进度上基本可以按照要求完成。

在产品之外,团队代码的软件工程质量如何?如何用数据来证明?

由于大家是第一次合作完成较大规模的软件开发,加上大部分程序未接触过微信小程序开发,所以在代码的完成质量上有一定不足。由于在alpha阶段完成的小程序功能不算复杂,很多功能可以借鉴开发文档,所以没有遇到重大难以解决的bug,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成员们都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得以解决。在开发工作完成之后,各组之间多次通过相互阅读代码,使用其负责开发的功能来提出建议改进,所以整体来说小程序的功能比较完善。至于如何用数据来证明代码的质量,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我们还没有找到有力的支持。

测试用例数目,代码覆盖率数目。

运行测试用例得到代码覆盖率的视频录像

由于小程序的特殊性,测试代码覆盖率无法得出,团队成员均参与了大量测试(模拟器、真机)并给出了意见,保证了小程序的可靠性。

代码规范在哪里?

学习这篇文章

要点:

wxml文件中:

代码缩进为 两个制表符

注释用

js文件中

变量命名:首字母小写

注释的地方使用 //

语句嵌套层次不得超过3层

及时删除或注释掉无用的代码、确定不使用的代码应该删除

多个不同的运算符同时存在时应该使用括号来明确优先级

if语句必须列出所有分支(穷举所有的情况),而且每个分支都必须给出明确的结果。

齐全的文档在哪里?

技术文档

功能文档

任务分配文档

有些项目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的,那么我们团队的软件工程项目质量有什么样的提高?例如,代码覆盖率从原来的x增长到y?

我们组项目是自选项目,采用的是迭代开发

项目质量逐渐提高:

技术文档越来越完善、

美化界面,提高人性化的设计、

团队成员均做了大量测试(模拟器测试、真机测试),给出了建议,提高了可靠性

功能越来越完善、

重视用户体验和反馈,迅速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有专门的反馈入口和奖励机制)

原来的项目有些代码混乱,没有注释,没有详细的文档,你们的项目是如何更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明年的同学继续开发这个项目,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抱怨?如果一个新学生在一台新机器上想编译并运行你的项目, 请问能顺利完成么?有什么样的文档能指导新学生?

我们的项目对难懂的、重要的函数进行了注释,功能开发均按照会议的讨论结果(每次会议的记录博客),分模块并行开发,模块之间耦合度小,代码比较容易读懂;明年的同学继续开发这个项目,不会出现类似的抱怨,只需阅读我们团队的博客以及注释;如果一个新学生在一台新机器上想编译并运行你的项目, 只需下载微信开发者工具,导入我们的项目(但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开发者,否则不能导入),就能顺利完成(运行),不必要专门文档来指导,因为项目的project.config.json文件中就记录了项目的配置,同时项目中的README.md文件记录了一些知识点,帮助新学生快速了解微信开发者工具。

对于项目的目标用户是一般学生的项目, 你们如何找到学生做需求分析?他们给你什么样的反馈?

首先是团队成员内部进行交流,分析需求,在石墨文档中汇总(在线编辑),然后分享给亲朋好友,让他们对需求进行指正、补充、完善,最后团队成员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出最终版的需求文档;

反馈:

提升自身产品的优势,突出优势(目前阶段为UI、界面的简洁、无偿使用)、

重视图片检索的准确度、减少检索图片的时间

增加用户反馈入口

所有的项目都会收集到用户的数据,请问你们对这类数据做了什么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如何验证或推翻了原来的假设?这些数据如何帮助项目改进软件工程的质量?

我们组项目对用户的昵称、微信头像、性别、地区、收藏的表情、用户自己设定的标签、用户的反馈进行了收集;对收藏的表情及标签进行分析可知,现阶段,关于开学的表情包增多;这分析验证了原来的假设:小程序需要跟得上时事热点,符合用户所需;如何帮助:在商店界面增加热点关键词;

对用户的反馈进行分析;验证了原来的假设:小程序界面需要简洁、甜美,用起来舒服;如何帮助:

对用户收藏表情的时间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原来的假设:使用小程序时间大多为晚上,符合上班族、学生的特点;如何帮助:现在使用人数有限,以后使用人数多了要考虑云存储吞吐量等问题、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团队项目的实际进展(拷贝那些 scrum 过程中的燃尽图即可),发布的功能(拷贝发布文档),在哪里发布了软件, 用户反馈的截屏。说明在项目管理中,scrum的燃尽图是如何真实反映项目的状态的?或者燃尽图美化了状态?

实际进展

技术分享图片

燃尽图是在项目完成之前,对需要完成的工作的一种可视化表示。燃尽图的横轴显示工作天数,纵轴显示剩余工作,反映了项目启动以来的进度情况,它让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看到当前的进度,团队需定期更新燃尽图以保持其准确性。燃尽图能提供关于项目进度和更新状态的最新报告,并对这些重要数据进行直观展示,可以确保每个人都统一进度。

页面 功能
登陆 可以微信授权登陆,或是游客模式浏览
主页 显示用户自己收藏的相关表情,可以查看相应类别的表情详情,进行删除,编辑,分享等操作
编辑 通过从本地相册或收藏夹选择图片,进行自己想要的涂鸦信息编辑支持文字添加、图片涂鸦、添加滤镜等功能
商店 通过关键字来查找想要的表情包,显示用户自己的等级和经验
本地 显示基本信息情况,可以上传自己本地的表情包,通过对存储库的表情添加标签来获取经验

功能说明

登录界面

技术分享图片

登录——获取微信授权,得到基本信息创建用户

不登录——游客模式体验

主页

技术分享图片

显示部分收藏的表情,可选择顶部栏目进行排序(选择)

编辑界面

技术分享图片

支持本地选择和收藏夹选择,长按重新选择

文字添加可选颜色与位置

技术分享图片

涂鸦支持颜色选择和粗细选择

技术分享图片

可选四种滤镜

技术分享图片

商店页面

技术分享图片

可通过搜索功能根据图片描述得到相应的表情,“猜你想要”提供推荐的表情

本地页面

技术分享图片

多个栏目选择

剩余金币:金币系统,查看自己的金币余额

邀请好友:进行推荐分享

设置:一些偏好设置

上传图片:上传自己的表情包至云存储

增加经验:提供给图片一些描述及创作图片可增加用户经验值

使用反馈:描述bug和评价本app

发布平台

我们的表情包小程序利用微信开发者工具进行相应开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发布审核

通过扫一扫我们的小程序二维码或者在微信-->发现-->搜一搜输入我们的小程序名称即可进入使用

技术分享图片

用户反馈

  1. 特色功能还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与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尚且不足。

  2. 小程序的UI设计还有待改进,每个页面的前端设计风格还要保持一致,在UI设计的细节上还有待完善。

  3. 表情包搜索功能技术上还不完善,利用关键字搜索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4. UI细节需要优化。

![image-20200505231501983](/Users/huangjihui/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00505231501983.png)

团队成员在Alpha阶段的角色和具体贡献(课程组将据此计算团队各成员的得分):

姓名(博客园) 角色 团队贡献分 博客量 解决工作量 互测得分
黄JH PM,DEV,Test 47.7 21 12 4.51/5
姚BW DEV,Test 24.4 4 10 4.36/5
潘Y斌 DEV,Test 25.2 4 10 4.50/5
张L DEV,Test 27 5 10 4.50/5
刘QX DEV,Test 32.4 4 14 4.51/5
郭ZH DEV,Test 34.88 4 16 4.36/5

团队从用户那里得到了什么反馈,有什么样的bug?这是预料之中的还是没想到的?

1.搜索不到图片时,“猜你想要”有可能会显示一些之前的图片。没有想到。

2.图片编辑页面中,选择图片后,会提示“图片检测失败”。预料之中,用户端调用callFunction()失败。

3.图片过长时,添加文字和图片编辑页面无法下拉,底部的选项无法显示。没有想到。

4.商店页面中,有些图片无法下载。预料之中,部分图片的路径不支持用户端进行下载。

所做软件最有特色的功能是什么,请着重介绍一下。活的用户如何从你的软件中获益的,请现场展示。

总结,整个团队在Alpha阶段学到了什么,对软件工程的教育,对这个具体的课程有什么批评建议?Beta阶段有什么大体计划?

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在微信云开发的环境下进行开发,所以第一阶段需要大量的时间了解云开发是如何进行的。同时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其他的开发环境不同,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之后,我们对于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有了新的理解,感觉到了原来的前后端分组开发的方法有着沟通不足、分工不清等问题,所以决定摒弃原来的前后端分工法,改为按小组分工的方式开展工作,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将近一个月的小组工作中,我们了解了小组开发的基本流程,组内成员和组间成员都需要充分的交流才能使开发进度不断推进。组内交流能够使开发成员之间更好的进行分工和开展工作。组间交流能够了解其他小组的进度、工作情况、开发习惯和流程,让小组之间的交叉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也让之后的合并工作更加顺利,同时在交流时不同的小组之间还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批评建议:本课程可能更多的是想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企业中的团队开发氛围,所以很多地方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说博客几乎的数量几乎是每天一篇,强度和密度都比较大。教学团队在我们开发时可以提供一些初始的建议帮助。

Beta阶段的大体计划:

1.将alpha阶段的bug修复

2.对小程序的界面进行进一步的美化。

3.搜索算法进行优化

4.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完善。

5.对现有功能的完善

6.增加一些扩展功能

强制转会与项目展示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GOOD-CODEING-BUAA-SE/p/1283372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