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mybatis缓存机制

时间:2020-05-03 22:43:59      阅读:5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mybatis缓存

mybatis系统中默认定义了两级缓存:一级缓存二级缓存

  • 默认情况下,只有一级缓存开启(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也成为本地缓存)
  • 二级缓存需要手动开启和配置,他是基于namespace级别的缓存
  • 为了提高扩展性,mybatis定义了缓存接口Cache。我们可以通过实现Cache接口来自定义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也叫本地缓存:SqlSession

  • 与数据库同一次会话期间查询到的数据会放在本地缓存中
  • 以后如果需要获取相同的数据,直接从缓存中拿,没必要再去查询数据库

缓存失效的情况:

1.查询不同的东西

2.增删改操作,可能会改变原来的数据,所以必定会刷新缓存

3.查询不同的Mapper.xml

4.手动清除缓存

二级缓存

  • 二级缓存也叫全局缓存,一级缓存的作用域太低,所以诞生了二级缓存

  • 基于namespace级别的缓存,一个名称空间,对应一个二级缓存;

  • 工作机制

    • 一个会话查询一条数据,这个数据就会被放在当前会话的一级缓存中;
    • 如果当前会话关闭了,这个会话对应的一级缓存就没了;但是我们想要的是,会话关闭了,一级缓存中的数据被保存到二级缓存中
    • 新的会话查询信息就可以从二级缓存中获取内容
    • 不同的mapper查出的数据会放在自己对应的缓存中

    开启二级缓存

    1.在mybatis-config中添加

     <settings>
            <!--开启二级缓存 其实默认就是开启的-->
            <setting name="cacheEnable" value="true"/>
    </settings>
    

    2.在mapper.xml文件中添加

        <cache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eviction(清除策略) 可用的清除策略有:

    • LRU – 最近最少使用:移除最长时间不被使用的对象。
    • FIFO – 先进先出:按对象进入缓存的顺序来移除它们。
    • SOFT – 软引用:基于垃圾回收器状态和软引用规则移除对象。
    • WEAK – 弱引用:更积极地基于垃圾收集器状态和弱引用规则移除对象。

    flushInterval(刷新间隔)属性可以被设置为任意的正整数,设置的值应该是一个以毫秒为单位的合理时间量。 默认情况是不设置,也就是没有刷新间隔,缓存仅仅会在调用语句时刷新。

    size(引用数目)属性可以被设置为任意正整数,要注意欲缓存对象的大小和运行环境中可用的内存资源。默认值是 1024。

    readOnly(只读)属性可以被设置为 true 或 false。只读的缓存会给所有调用者返回缓存对象的相同实例。 因此这些对象不能被修改。这就提供了可观的性能提升。而可读写的缓存会(通过序列化)返回缓存对象的拷贝。 速度上会慢一些,但是更安全,因此默认值是 false。

3.总结

  • 只要开启了二级缓存,在同一个Mapper下就有效
  • 所有的数据都会先放在一级缓存中
  • 只有当会话提交,或者关闭的时候,才会提交到二级缓存中

mybatis缓存机制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icha233/p/1282401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