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会计基础
上市公司 6000=1000(借入资金:800发债、200银行贷款)+5000(来自股东),后来破产了,仅剩1700,此时却有1800的借入资金,1700=1800+5000-5100,亏损5100,股东血本无归。
股东最关心什么?:1. 初始投资的保值(本金不受损); 2.增值(二级市场的买卖、分红)。
管理会计--对内;
财务会计--对外:股东、债权人、企业雇员、税务部门、监管机构。
-----------------------
1. 自然人企业(独资企业):企业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不用交企税,交个税;有限存续;
2. 合伙人企业(多人出资加盟):企业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不用交企税,交个税;有限存续;
3. 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就是一个法人团体,具有法人地位,具有与自然人相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1)公司实现了股东最终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承担有限债务责任,公司债务是法人的债务,不是所有者的债务。当公司资产不足以偿还所欠债务时,股东无须承担连带还清责任。
(3)所有权权益容易转让,被划分为若干份额,每个份额可以单独转让。
(4)无限存续。
(5)融资渠道多。
(6)要交企税。
(7)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专业化管理。但是会出现代理问题,管理层只关注自己的工资薪酬,不管股东的利益。企业所有者(股东) 通过财务会计信息了解管理层是否尽职。
企业的资产分为流动与非流动。
(1)流动资产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各类应收以及预付款项、存货、其他应收款(违约金)等;
(2)非流动资产有长期应收款、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不是交易为主要目的)、固定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今年装修花了200万,用五年,那么在5年内摊销完)等。
负债也有流动、非流动之分。流动则一年内(一个经营周期内)需要还清。
------
所有者权益包含:投入资本、留存收益。
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后面的式子并不是数学上简单的移项,而是具有意义。
(1)当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的求偿权必须优先被满足;
(2)全部债务清偿之后,若还有剩余,则可以分配给企业所有者。
但是当公司破产,股东最大的损失仅限于初始投资资本。公司还不了的债务不需要股东的个人财产偿还。
----------------------------
资产的定义: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控制也可以,特别是体现在融资租赁上,租赁期限很长,结束租金可以低价买入。
(2)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应收100中有10收不回来,那么只能确认90。
(3)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不算。
同时还要满足:(1)与该资源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该企业;(2)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可以可靠计量。
比如研发人员的价值不能计量,所以资产负债表中不包含人力资源。
--------------------------
收入:产生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费用:产生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比如固定资产报废、罚款收入和支出、接受捐赠、对外捐赠等。
--------------------
一、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假设)
1.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限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限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4. 货币计量。
---------------
权责发生制:凡是在本期内已经发生的收入或应该承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1)收入与现金流入不同步:有预收款、应收款。
(2)费用与现金流不同步:广告费预付,分摊到将来;银行借款按季度还利息,但是每月要列出来。
费用分为:销售费用(广告费)、管理费用(保险费)、财务费用(利息)。
-----------------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得到注册会计师的认证才能发布。
可靠性、相关性(会计信息要与决策者的决策相关)、可理解性、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相似的业务应该类似)、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的资产没有所有权,但是可以列入资产负债表)、重要性(省略信息会影响决策)、谨慎性(不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及时性(不延后或提前确认)。
上述要求之间也会有冲突。比如预估退货情况,难以预测,不知道如何估计。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谨慎性与重要性之间矛盾会比较显著。
相关性:侧重于对决策有用,可靠的信息如果对决策没用就不必纳入会计信息范围。
----------------
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终点是编制财务报表。
因为会计的平衡原理,所以有了借贷记账法。
会计科目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按内容还可以分为五大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T型账户,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也有五大类。
---------------
借贷记账法
先有复式记账法: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涉及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后来有了借贷记账法。
T型账户里:左边是借,右边是贷方。
资产类账户,借增加,账户余额在借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增加,账户余额在贷方。
收入类:贷方增加。期末余额要转入利润账户,贷方没有余额。
费用类:借方增加。期末余额要转入利润账户,借方没有余额。
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示例如下
上面是简单的会计分录。还有复杂的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
试算平衡的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
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比如发票、借款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等。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汇总,对经济业务按照其性质加以归类,根据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并将会计分录记载的内容登入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分为序时账簿(日记账)、分类账簿(分类账)、备查账簿(备查簿或辅助账簿)。
账簿的作用是汇集会计信息,为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会计信息:凭证--> 分录--> 账簿--->报表。
chapter2 政府会计基础
政府会计是以财政收支为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会计。
(一)按照会计核算的主体。政府会计分为:总预算会计、单位会计。
**总预算会计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体系,又叫做财政会计。
**单位会计是由政府所属单位对财政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体系,又叫做财政会计。
(二)按照会计核算的对象。政府会计分为:预算会计、财务会计。
**预算会计:核算、反映、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财务会计:核算、反映、监督政府以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情况。
--------------
政府会计核算要求采用双重分录形式。
国外: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相对独立。
我国:对部分业务采用双重分录形式,以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会计业务,以权责发生制核算财务会计业务。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期末不用对本期的收益、费用进行调整,核算手续简单。缺点在于不能正确的反映各期的成本费用情况。
-----------
政府会计目标
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使用者想知道什么会计信息?以什么方式提供会计信息?
(1)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比如审计部门、公众、普通纳税人、世界银行)。
(2)提供哪些信息: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现金流量,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事业成果相关信息。
运行情况主要看收入、支出表。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主要由财政部门和各级预算执行部门提供,前者提供整个政府全部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后者提供所在部门的部门预执行情况。
事业成果相关信息,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但也有其他收入,高等学校通过学费、住宿费、社会捐赠等。还有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
(3)以什么方式提供信息:载体与渠道。
载体: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渠道:报纸、杂志、官网等。
--------------
政府会计要素
1. 预算会计要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预算收入(支出):是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流出)。
预算的收入、支出都在实际收入、支出的时候予以确认,以实际金额计量。
预算结余包括两部分:(收入-支出-结转资金=)结余资金, 结转资金。
结转资金是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2. 财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以及预付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
**流动负债:应付以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非流动负债: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等。
资产、负债一般都是采用历史成本法。
净资产=资产-负债。可能为负值。
**收入能导致净资产增加,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者兼而有之;费用导致净资产减少。
*交易性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贷款利息收入等;(提供服务或者买卖)
*非交易性收入:税收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依照法律得到的)
**费用:主要有工资福利,对个人或家庭的补助,采购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企业的补贴,转移支付,借款利息,资产报废的损失,赠予等。
!!!在收付实现制下,只要收到了现金,就要确认收入,不管该笔资金所依托的经济事项是否发生在当期。对费用也是如此。
---------------
政府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
*决算报告由两部分组成:总决算报告+部门决算报告。
前者由财政部门编制,后者由各个预算执行部门编制。
**决算报表的内容:预算收入表支出表、预算结余结转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
*财务报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部门财务报告。
前者由财政部门编制,后者由各个预算执行部门编制。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财务报表至少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还有附注等
--------------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的制度,也叫作预算体制或财政体制。
*政府预算:是指经立法机构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的组成 。
1. 纵向组成:中央--地方
2. 横向组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分为支出划分、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制度。
**支出划分
中央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本级、社会事业发展、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各种补助。
地方财政支出包括:地方本级、社会事业发展,地方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税收返还、各种补助等。
**收入划分
分税制下: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中央固定的收入: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铁道、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城市建设税、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地方中央共享: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中增值税各50%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中央、地方六四分。海上石油资源税归中央,陆上资源税归地方。
如果有些地方收入大于支出,有些地方收入小于支出,如何处理?--->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目的在于实现不同层次政府间财政收支的纵向平衡或者同一层次政府间的横向平衡,进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专项转移支付目的在于实现上级政府的特定宏观政策目标,或者代理上级政府的相关事务。
-----------------
政府收支科目制度
我国,政府收支科目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定使用。
现行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类、款、项、目四级构建。
收入分类科目:6个类级科目。分别是税收收入10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2、非税收入103、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104、债务收入105、转移性收入110。
*其中税收收入、社保金收入按照税种、社保种类分别设置款级科目。
*非税收入由: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10个款级科目。
*债务收入:中央政府债务收入、地方政府债务收入两个款级科目。
*转移性收入:返还性收入、一般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等13个款级科目。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置27个类级科目。
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政府预算支出包括15个类级科目,部门预算支出包括1个类级科目。
-----------------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01年开始推行)
指的是政府预算资金从收纳、存储到使用拨付、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劳务、供应商账户的全过程,都由国库集中执行完成的一项制度安排,又叫做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统一纳入单一账户下的分类账户,由国库统一集中管理,财政部门向部门(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和季度用款计划。
支付类型: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相结合。
**直接支付:工资支出、政府采购等。
**授权支付:
国库单一账户通常由三级账户构成:总预算账户、专用账户、零余额账户。
*总预算账户为一级账户,只设一个, 由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属于国库存款账户。
*专用账户为二级账户,由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设。
财政部门开设的专用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财政部门根据法律等文件规定的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
预算单位开设的专用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经财政部门批准有特定用途和工作需要的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活动。
典型的专用账户包括采购专户、工资专户、社保专户、基建专户、国债转贷专户、房改资金专户和特设专户。
*零余额账户为三级账户,由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设。
-----
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实现收缴分离、罚没实现罚缴分离。即实行执收和执罚单位开票、银行缴款、财政统管的模式。执收和执罚单位的开支由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拨付。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uying-fall/p/1267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