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立体视觉StereoVision

时间:2020-04-06 18:33:53      阅读:6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声明!转载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30116734,只为学习用,觉得写得通俗易懂,保留个笔记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前言

StereoVisio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体视觉,可以说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模块。人类之所可以看到世界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正是得益于我们的视觉系统。那么,我们要想让机器人跟人一样可以分辨物体,同样的需要给机器人双眼。我们肯定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可以估计出这个物体是离我们比较近还是比较远的,那我们需要给机器人的不仅仅是能够识别物体的系统,而且这种系统同样的要能够判断出障碍物距离有多远,立体视觉系统的功能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


立体视觉原理

一般而言,立体视觉系统需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摄像头的支持,也就正如人类的双眼一样。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单目系统。

  • 单目系统

 技术分享图片

 

 

O点为相机的光心,π是摄像头的成像平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P点与Q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他们在图像上的成像点就是同一个点,也就是 技术分享图片 ,那么也就看不出来他们在距离上的差异(也就无法知道Q在前还是P在前)

  • 双目系统

正是在发现了单目系统的缺陷之后,我们将系统由一个摄像头增加到两个摄像头,这样也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系统。如果我们可以在两幅图像中找到对应点,我们就可以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来求得深度。

技术分享图片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增加了一个摄像头之后,P与Q在目标面T上的成像不在位于同一个点,而是有自己分别的成像点,也就是 技术分享图片 与 技术分享图片 。那么,在我们给出了Reference与Target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参考面与目标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呢?

技术分享图片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极约束,对极约束意味着一旦我们知道了立体视觉系统的对极几何之后,对两幅图像间匹配特征的二维搜索就转变成了沿着极线的一维搜索。

技术分享图片

  图中黑色实线为R平面一条极线,绿色为T平面一条极线。给定一幅图像上的一个特征,它在另一幅图像上的匹配视图一定在对应的极线上(图中将P,Q视为特征,可以看到在T上的成像在绿色直线上)

通常我们使用的立体视觉系统都是比较标准的系统,如图所示。

技术分享图片

  一旦我们知道了对应点的搜索区域,就可以将其从2D降到1D,这样就形成了更加方便的立体视觉,对应点都被约束再同一条极线上,也就是图中的y直线。下面给出一个实际的示例(在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两个摄像头的参数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两个相机的位置是平行的)。

技术分享图片

  • 视差与深度计算原理

在我们已经确保两个摄像头的参数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两者的位置是平行之后,我们的关注点就落到了如何计算物体的深度信息,这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地方。下面给出的是标准立体视觉系统下的计算原理。

技术分享图片

  我们假设 技术分享图片 为空间中的一点, 技术分享图片 为左边摄像头的光心, 技术分享图片为右边摄像头的光心,摄像头的焦距为 技术分享图片 (光心到成像平面的距离),成像平面在图中用粉色线表示, 技术分享图片 表示两个摄像头光心之间的距离,也称为基线, 技术分享图片 在左右两个摄像机成像平面上的成像点分别为 技术分享图片 与 技术分享图片 , 技术分享图片 与 技术分享图片 为成像点的水平方向的距离(通常我们得到的是像素坐标系下的 技术分享图片 坐标,其单位为像素,因此需要转换为实际的物理长度,涉及到坐标系的转换问题), 技术分享图片 就是我们需要求的深度。

  根据三角形相似定理( 技术分享图片 ):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视差(disparity )。

  我们可以发现,深度 技术分享图片 是跟视差 技术分享图片 成反比关系的,当视差 技术分享图片 越小时, 技术分享图片 越大,物体离立体视觉系统也就越远, 当视差技术分享图片 越大, 技术分享图片 越小,物体离立体视觉系统也就越近。这一点和我们人眼系统是一样的,当我们观察离我们比较近的物体的时候,视差很大,可以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当物体离我们很远的时候,视差很小,我们获得的信息也就很少了。

  在图像处理中,我们通常用灰度值来表示视差信息,视差越大,其灰度值也就越大,在视差图像的视觉效果上表现出来就是图像越亮,物体离我们越远,其视差越小,灰度值也越小,视差图像也就越暗。


  本文主要参考Stefano Mattoccia教授的PPT:Stereo Vision: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立体视觉StereoVision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uzhuoxin/p/1264338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