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追寻有水草的地方,到处迁徙,无需城市,没有定居地,也不从事农耕,只是各个部落划分了各自的领地。
他们没有文字的书写,靠口头的说话来互相约束。
他们从小就练就了张弓骑射的本领,平时放牧,并以猎杀飞禽走兽为生,遇到特殊情况,就人人都能上场作战。
打仗的时候,顺利就前进,不利就赶紧撤,也不以逃跑为耻辱。
他们那里通行的价值观,是“苟利所在,不知礼仪”,也就是只要有利可图,礼仪什么的都是不讲的。
他们的风俗,在汉朝人看来最难以接受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贵健壮,贱老弱”,也就是以健壮小伙为尊贵,对老人和小孩都很轻视。所以吃肉的时候,身体健壮的能吃最好的部分,而老人只能吃剩下的。
第二点是老爸死了,儿子可以娶后妈做自己的太太;兄弟死了,其他兄弟都可以娶他的太太座自己的老婆。
匈奴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有一位叫冒顿(modu)的单于当老大的时候。这位冒顿,是通过射杀自己老爸的残忍方式,当上单于的。
软件行业,其实本身没有软件这个行业,软件公司需要依附在其他行业下才能生存。比如电子商务零售、金融银行保险、制造业erp、医疗、工业等。
所以,他们经常需要搞跨界竞争,而且更新换代很快,有些行业的生命周期很短,仅为1-2年就从盛走到衰,有些行业则有一定门槛且竞争激烈,有些行业还存在垄断地位但资源短缺。
许多公司从小做到大,从扩展到资源紧缺后的裁员也不过3年之内的事情,所以这个行业的人员存在很大地流动性,跟游牧民族差不多。
软件能力成熟度达到三级,一般都有文档的体现,人员构成有普通的程序员和资深的软件设计师组成,大致思想是形成以老带新,项目的移交有有用的文档,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而达到四级可量化管理过程。
但在部分公司那里,跟游牧民族的部落差不多,没有文档,沟通全靠嘴,最可怕的是沟通的还各种专业名词,还是那种狭义的,或者自创的专业名词,需求完全靠拍脑袋。
他们从招聘开始要求就是全能,要求懂jvm,要懂网络编程Netty,要懂多线程开发,然后还要懂高可用高性能分布式的开发,以及各种框架。
不常用的东西都要精通,一旦有需要的时候,随便拉一个小伙出来就能打,但在软件质量属性的要求里,仅要求功能性和性能,而对安全性、可测试行、可重用性、可维护性的设计能力完全不做考量。
部分公司的用人原则和匈奴的风俗很像: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13yan/p/1264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