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 | 特点 |
---|---|
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 高瞻性 |
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 全面性 |
制定信息系统开发计划 | 切实性 |
制定信息系统资源分配 | 合理性 |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一般包括三年或更长期的计划。
内容包括:
将组织战略集转换成与它相关联和一致的信息系统战略集。
步骤:
IBM公司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规划方法,适用于信息系统规划。
该方法的四个关键步骤:
寻找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围绕关键成功因素确定需求
l根据需求进行规划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不同的企业价值链的活动中,只有特定的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才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战略制定者优先考虑战略环节引入信息技术应用,优化其处理流程,最大地增加其价值
价值链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分以下几个阶段
环境准备
信息化成功率和建设水平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还依赖于企业是否具备健全的IT领导决策机制和问责制度。制度及环境好比“土壤”。
IT治理(IT governance)营造良好环境:
“IT治理是指设计并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包括业务与信息化战略融合的机制,权责对等的责任担当框架和问责机制,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核心信息技术能力发展机制,绩效管理机制以及覆盖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机制。该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业务战略,促进管理创新,合理管控信息化过程的风险,建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2010,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RACI((responsible-accountable-consulted-informed)矩阵表达角色和职责
企业调查和分析
信息系统调查和分析
制定方向
评审及方案建议
“可行性”是指在企业当前情况下,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
可能性、必要性、合理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PeterDon-WorkHardPlayHard/p/1259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