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家里有个不到3岁女娃,9个月的男孩,还有7岁侄女(父母不在身边,为了让女儿在大城市读书);
妈妈、爸爸、外婆;
妈妈在家带娃,爸爸上班;
孩子症状:女娃模仿大人,打姐姐
侄女被打,不还手,自己知道寄人篱下,刻意约束自己的行为,讨好每个人,让所有人都能接受自己;知道家里最权威的男人,是不喜欢她的
每天很渴望与父亲通电话;父母对其关心不够
家长反应:爸爸每天下班像领导巡查,家里大小事做主;爸爸只关心自己的两个孩子,不关心侄女;趾高气昂、自以为是;喜欢笑,是假笑,感觉别人都不如他
外婆不分青红皂白,打侄女;
妈妈对侄女的教育,接二连三的质问,让其很羞愧;并问一个7岁孩子做什么暑假计划(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计划);侄女答不上来问题,让其打自己嘴巴,不尊重侄女;
内心是爱侄女,希望侄女做的好, 让侄女能得到丈夫的认可
妈妈哭,爸爸不知道安慰
对应措施
1、解决问题观点不统一:统一圈——选出双方在教育问题上共同认可的观点,并达成一致,避免处理问题时发生意见分歧,让彼此更了解对方
2、家庭规则:①.尊重
②.关心
③.平等
④.拥抱
⑤.支持
3、解决女儿哭闹背后的情绪
①.应对威胁哭闹(如:获得权益、拒绝要求、需要没有满足)
A.坚持自己的观点
B.理解哭闹原因
C.明确告知此法无效
②.伤心(如:疼痛、被冤枉、失败)
A.安慰
B.拥抱
C.千万不要说这有什么可哭的
③.害怕(如:噩梦、走丢、被惊吓)
猜测孩子哭闹的原因,让她选择,帮助她表达
4、为了让爸爸体会妈妈带孩子的辛苦:
让爸爸最短时间,从对面搬6个桶来,里面分别不等量的水,分别代表3个孩子;
爸爸几次大汗淋漓搬完;让爸爸明白,爸爸一次带一个桶就很吃力,妈妈却平时需要同时带6个桶(3个有情感有反应的孩子)
5、教妈妈与侄女学业沟通:
①.猜测感受
②.分析原因
③.解决方法
④.总结评价
6、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法:说出心里话--用掷骰子的方式,抽卡片,说心里话(例:你最羡慕妹妹什么)
7、沟通技巧:①.感受比结果重要
②.生活比学习重要
③.鼓励比批评重要
④.方法比要求重要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efu6077/p/1259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