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 是一个分布式流式处理平台。
三个关键功能:
Kafka 主要有两大应用场景: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 Kafka 的时候就已经默认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消息队列了,我们也会经常拿它给 RocketMQ、RabbitMQ 对比。我觉得 Kafka 相比其他消息队列主要的优势如下:
使用队列(Queue)作为消息通信载体,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式,一条消息只能被一个消费者使用,未被消费的消息在队列中保留直到被消费或超时。 比如:我们生产者发送 100 条消息的话,两个消费者来消费一般情况下两个消费者会按照消息发送的顺序各自消费一半(也就是你一个我一个的消费。)
队列模型存在的问题:
假如我们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我们需要将生产者产生的消息分发给多个消费者,并且每个消费者都能接收到完成的消息内容。
发布-订阅模型主要是为了解决队列模型存在的问题。
发布订阅模型(Pub-Sub) 使用主题(Topic) 作为消息通信载体,类似于广播模式;发布者发布一条消息,该消息通过主题传递给所有的订阅者,在一条消息广播之后才订阅的用户则是收不到该条消息的。
在发布 - 订阅模型中,如果只有一个订阅者,那它和队列模型就基本是一样的了。所以说,发布 - 订阅模型在功能层面上是可以兼容队列模型的。
Kafka 采用的就是发布 - 订阅模型。
RocketMQ 的消息模型和 Kafka 基本是完全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 Kafka 中没有队列这个概念,与之对应的是 Partition(分区)。
Kafka 将生产者发布的消息发送到 Topic(主题) 中,需要这些消息的消费者可以订阅这些 Topic(主题),如下图所示:
同时,你一定也注意到每个 Broker 中又包含了 Topic 以及 Partition 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Topic(主题) : Producer 将消息发送到特定的主题,Consumer 通过订阅特定的 Topic(主题) 来消费消息。
Partition(分区) : Partition 属于 Topic 的一部分。一个 Topic 可以有多个 Partition ,并且同一 Topic 下的 Partition 可以分布在不同的 Broker 上,这也就表明一个 Topic 可以横跨多个 Broker 。这正如我上面所画的图一样。
还有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 Kafka 为分区(Partition)引入了多副本(Replica)机制。分区(Partition)中的多个副本之间会有一个叫做 leader 的家伙,其他副本称为 follower。我们发送的消息会被发送到 leader 副本,然后 follower 副本才能从 leader 副本中拉取消息进行同步。
生产者和消费者只与 leader 副本交互。你可以理解为其他副本只是 leader 副本的拷贝,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保证消息存储的安全性。当 leader 副本发生故障时会从 follower 中选举出一个 leader,但是 follower 中如果有和 leader 同步程度达不到要求的参加不了 leader 的竞选。
Kafka 的多分区(Partition)以及多副本(Replica)机制的作用
ZooKeeper 主要为 Kafka 提供元数据的管理的功能。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Zookeeper 主要为 Kafka 做了下面这些事情:
/brokers/topics/my-topic/Partitions/0
、/brokers/topics/my-topic/Partitions/1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ongyuejie/p/1255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