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TCP/IP入门学习笔记 二 - TCP/IP 的工作方式

时间:2020-03-23 15:22:54      阅读:7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专业术语:

 

地址解析协议(ARP);将逻辑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的协议。

 

应用层:TCP/IP栈中的一层,它支持网络应用,提供与本地操作环境相交互的接口。

 

数据报:从网际层传输到网络访问层的数据包,或是从传输层的UDP传递到网际层的数据包。

 

帧:在网络访问层创建的数据包。

 

报头:在协议栈每一层附加到数据上的协议信息。

 

网际层:TCP/IP栈中的一层,提供逻辑寻址和路由选择。

 

IP:网际层的协议,提供逻辑寻址和路由选择功能。

 

消息:在TCP/IP网络中,消息是从应用层传递到传输层的数据包。该属于通常也用于描述从网络上一个实体传递到另一个实体的信息,它并不总是指应用层数据包。

 

网络访问层:TCP/IP协议中的一层,提供与物理网络连接的接口。

 

分段:从传输层的TCP传递到网际层的数据包。

 

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层中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传输层:TCP/IP协议栈中的一层,提供错误控制和确认功能,并充当网络应用程序的接口。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层中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

 

原理图:

技术分享图片

网络业界针对网络协议体系有一个标准的七层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上图是TCP/IP标准四层模型与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关系。注意到OSI模型把应用层的功能划分到3个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OSI还把网络访问层的功能划分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技术分享图片

关于TCP/IP协议栈需要强调的是,其中每一层都在整个通信过程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并调用必要的服务来完成相应的功能。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其流程是从堆栈的上到下,每一层都把相关的信息(被称为“报头”)捆绑到实际的数据上。包含报头信息和数据的数据包就作为下一层的数据,再次被添加报头信息和重新打包。这个过程如图2.3所示。当数据到达目的计算机时,接收过程恰恰是相反的,在数据从下到上经过协议栈的过程中,每一层都解开相应的报头并且使用其中的信息。

 

 

 

技术分享图片

 

 

TCP/IP入门学习笔记 二 - TCP/IP 的工作方式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anse1993/p/1255189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