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测系统:一卡通充值模拟系统
步骤二:分析需求,找出所有的输入条件(因)
步骤2:找出输出结果(果)
步骤三:分析输入条件中有哪些组合和限制关系
组合:1,2,3,4,1-3,2-3,1-4,2-4
限制:1-2,3-4
步骤4:确定每个输入组合对应的输出结果,画因果图,填判定表。(在实际应用中因果图有时可以省略不画)
选择:T (True 真)或1
不选:F (False 假)或0
总结:
解决办法:在判定表中添加备注信息,通过文字的方式说明限制关系。
步骤5:根据判定表,编写测试用例。
每1列表示1个组合,编写1条测试用例。
说明:正交表是数学统计学专业的科研成果,由于该表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抽取最优最少的数据,能够契合测试思想,而被测试专业借鉴应用。
注意:测试人员只需要研究如何挑选合适的正交表,以及如何应用正交表就可以了,不需要研究正交表是怎么填写的,也不需要背正交表。
应用场合
界面中有多个控件,控件中有不同数据,不同控件之间存在不同组合,但是组合数量较多,不需要测试所有组合,利用正交排列法可以挑选最优、最少的组合进行测试。(提高效率)
问题:判定表法和正交排列法的异同?
解析正交表
表达式:\(L_n(m^k)\)
\(L\):line 行
\(n\) :表示行数 代表当前正交表有多少行
\(m\) :表示在正交表中,每列取值的最大值。
? \(m\)值确定---在测试时由控件的取值个数决定
\(k\) : 表示在正交表中有几列---在测试时k值的确定由几个控件参与组合决定
然后在正交表中找到对应一张表进行测试
正交排列法的测试步骤:
步骤1:分析需求,将参与组合的控件和控件的组成取值,填入Excel表格
步骤2:挑选合适的正交表要点:
挑选合适的正交表就是确定m值和k值的过程。
m值:由每个控件的取值个数决定。
m=3
k值:由参与组合的控件个数决定。
k=4
最终要找:3的4次的正交表
步骤3:应用正交表于测试(映射)
控件和控件取值与正交表进行对应的替换。
将控件名称与正交表的列标题(因子部分)进行替换。
控件的取值与对应列的数值(状态部分123)进行替换。
步骤4:编写测试用例
每一行是一个组合情况,编写一条用例。
总结正交表
正交排列法的强化应用
如果没有合适的正交表如何处理?
k值(控件的个数)不合适。
解决:挑选k值最接近的,并且大一点的。用不到的列删除即可。
m(代表每个控件的取值)值不同。
解决方法:
少数服从多数
分析:m值=3(3个取值个数最多),k=4 所以:挑选正交表是3的4次幂
最大值(推荐)
分析:k值=4,m=4(最大)
应该挑选4的4次幂,但是没有,最终挑选4的5次幂,用不到的1列,删除处理。
总结:
1、如果有多余的列,可以删除
2、先替换能替换的数据,然后再考虑处理不能替换的部分。
3、如果有多出的测试机会(空白处),应尽量均匀的分配给该列的不同取值。
4、最后检查是否有完全相同的两行,如果有适当处理(删或改(建议))
5、最优先选择正合适的正交表,如果没有正合适的再去想别的处理办法。
应用场合
在程序要有多个窗口,窗口中有若干操作,不同窗口操作之间存在联系,为了理清窗口之间的关系,使用测试大纲法。常用应用有:
测试步骤
步骤1:分析需求,列大纲
列大纲:将窗口和窗口中的操作按照层级关系列出。
说明:可以用不同方式列大纲,不要拘泥于形式。(文字、画图等都ok)
步骤2:分析大纲,理清窗口间关系,编写用例。
说明:
在测试窗口跳转关系时,如果某个跳转路线中所功能点,在之前都已经测过(没有未测功能点),那么该路线可以省略。如果时间充足,最好还是测。
在测试下拉列表或列表框控件时,至少要测试3项:第一项(最小值) ,最后一项(最大值),中间某项(有效等价类)
问题:有时会测试超过3项。
例如: 测试月份。要考虑:1月(最小min),12月(最大max),2月(闰月),小月(30天),大月(31天),如果有为空应单独测。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测试用例的测试过程基本一致,那么可以考虑复用(重用--重复使用)该用例。(节省测试时间)
应用场合
模拟两种情景:
扩展: 场景法的使用思路
在接到一个测试任务时,通常会先使用场景法对主要业务过程和逻辑进行测试,当主要功能实现没有问题后,再对细节进行测试(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等)。(先整体,后细节)
场景法的两个要素
业务层面(更重要)
对于测试人员的相关软件业务熟悉程度有要求,最好能成为该行业中业务方面的“专家”;
技术层面
场景法的测试过程
案例:ATM取款
步骤1:熟悉需求,整理业务过程,列出基本流和备选流。
基本流:(成功取款的流程)
插卡-->验证卡通过-->输入正确密码-->选“取款”功能-->选择正确的取款金额-->点击“确定”,给出提示,出钞,更新账户和ATM余额
备选流:取款失败的各个场景
步骤2:生成场景,填写《场景表》
步骤3:根据场景,设计测试用例。
说明:场景和用例不一定是1:1的比例。有可能1个场景需要多条用例也有可能1条用例能测试多个场景
软件的开发阶段划分
问题:哪个阶段产生的bug最多?哪个阶段最少?
需求分析阶段引入的bug最多,其次是设计阶段,编码阶段引入的bug最少。
由此得出结论:测试时文档和程序都必须要测;测试工作应该要尽早介入,并且要贯穿整个开发周期始终(尽早测试原则,不断测试原则)
软件测试的阶段划分
说明:这四个阶段中没有涵盖文档测试部分的内容。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模块逐步组装的测试过程。
在集成测试阶段,功能模块要逐步组装形成多个临时版本。
集成测试阶段参考概要设计文档
集成测试阶段主要采用黑盒测试的测试方法,重点、难点、核心模块会辅助以白盒测试方法。
冒烟测试
当测试方拿到一个新的软件版本时,一般会先做“冒烟测试”(版本验证测试):使用较少的测试人员(1-3人,经验丰富),花费较少的时间(0.5-3天),对软件版本中的核心功能进行测试(一般不写用例),如果核心功能没有问题,全组再展开全面测试;如果核心功能问题较多,版本不稳定,就将该版本软件返回开发组。
集成测试阶段,当测试组拿到一个新的软件版本后,工作的思路:
首先:
冒烟测试--确认测试组是否接受测试该版本。
接下来:
返测--对于已修复的缺陷,进行测试--确认缺陷是否修复成功!
回归测试--对于上一个版本测过的功能,再测试一遍。
最后:
该版本中新功能的测试。(但是有的版本是专门用来修复bug的,没有新功能)
说明: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工作思路中的内容都要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系统测试
在功能全部完成后,对于集成了硬件和软件的完整系统进行的模拟真实环境的全面测试。
系统测试阶段的测试重点:(1)整个系统的正确性(2)系统的兼容性
系统测试阶段参考需求文档
系统测试阶段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确认测试:在系统测试之前,一般会安排一次“确认测试”,主要确认:
说明:确认测试一般时间较短,参与人员较少,所以一般不把确认测试与单元、集成、系统、验收测试所并列。
验收测试
UAT:User Acceptance Testing 用户接受度测试
验收测试理论上是由用户参与的软件检查过程。
验收测试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
alpha测试
在软件公司的指定环境中(在软件公司的指定环境中,会是软件研发方对bug有更强的控制力),由用户对软件进行检查。(一般经常由软件公司替代用户进行验收,也有可能请第三方公司验收。)
beta测试
在用户的实际环境中(此时软件公司对缺陷的控制力明显减弱),由最终用户对软件进行检查的过程。
例如:公共类软件的beta测试
公共类软件(输入法、QQ、os等)将软件免费发放给最终用户,收集用户在使用软件中发现的问题(bug)。
软件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模型可以表明软件的开发阶段和测试阶段(级别)的对应关系。测试模型有:v模型,w模型,H模型等
v模型(常见面试题)
会画--v模型
v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缺点:
v模型中缺少软件开发前期需求和设计阶段的测试内容,不能体现出文档和程序都需要测试的内容,不符合尽早测试原则和不断测试原则,让人产生测试只是开发完成后的收尾工作的错觉。(测试和开发应该是同步的工作过程)
w模型
w模型可以被看成是双v模型,第一个v是开发活动,第二个v是测试活动
w模型的特点:w模型包含了需求和设计阶段的测试内容,体现了文档测试,并且符合尽早测试和不断测试原则。体现出开发和测试是同步进行的。
软件测试分类
作业:
1、简介软件测试模型,什么是v模型,它的缺点是什么?
2、软件测试的阶段如何划分?
3、系统测试阶段的测试重点是什么?
4、什么是回归测试?
5、什么是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介绍
禅道是青岛易软天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是一款B/S结构,国产开源免费,可跨平台(操作系统),安装简单的测试管理工具,主要功能模块有:组织视图、后台视图、产品视图、项目视图、测试视图等。
禅道的安装
ZenTaoPMS.8.2.5_windows
ZenTao----禅道
PMS---项目管理系统
8.2.5---版本
Windows---系统
说明:如果出现“禅道正在运行,点击“访问”按钮来使用
禅道的访问
访问本机电脑(学习)
步骤:
在“禅道集成运行环境”中,单击“访问禅道”按钮
在“欢迎页面”中,单击“开源版”按钮
在“用户登录”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
说明:系统初始用户名和密码是 admin/123456
访问服务器(工作)
准备工作:
本机IP地址
开始>搜索程序和文件>cmd>Enter>DOS界面>输入: ipconfig 172.166.0.212
Apache端口号
在“禅道集成运行环境”中,查看apachezt端口:80
访问格式
格式1:http://本机IP地址/zentao ----80
格式2:http://本机IP地址:端口号/zentao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wxdzxj/p/1254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