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的结构体系 01. 磁盘的物理结构 (外部结构 内部结构) 工作原理(先切换磁头 让磁头镜像运动) 02. 磁盘阵列说明 (raid0 raid1 raid5 raid10 raid01) 磁盘阵列如何配置 配置LVM L 逻辑 v 卷组 M 管理 逻辑卷管理 --> 实现可以随意调整磁盘分区大小 03. 磁盘分区概念 给容量较小的磁盘进行分区: 小于2T fdisk 给容量较大的磁盘进行分区: 大于2T parted 04. 磁盘格式化操作(创建文件系统) 05. 磁盘维护管理知识(如何使用磁盘 挂载使用)
1、磁盘的外部结构: 看的见摸得到的结构
组成部分 a 磁盘主轴 决定磁盘转速(rpm-round per minute) 家用磁盘转速 7200 rpm 5400 rpm 企业磁盘转速 15k rpm 10k rpm b 磁盘盘片 用于存储数据 c 磁盘磁头 用于读取数据 d 磁盘接口 用于连接主板 用于连接阵列卡
2、磁盘的内部结构: 看不见的结构信息
组成部分: a 磁盘(Disk) 磁盘或者分区的大小 = 柱面大小 * 柱面数 b 磁头(Head)(一个柱面有255个) 作用说明:用来写入和读取数据的 特点说明:盘面数量等于磁头数量 工作原理:采用径向运动读写数据 c 磁道(Track)每个磁道划分为63个扇区 作用说明:用来存储用户数据 特点说明:由多个同心圆组成 存储计数:最外面同心圆为0磁道 工作原理:磁盘默认按照磁道寻找数据 重点原理:磁头径向运动为机械运动(寻道) 性能小于固态硬盘(芯片) 原理特点:磁头机械运动较慢 d 扇区(Sector) 作用说明:用来存储用户数据 特点说明:磁盘存储最小单位 存储计数:默认磁盘扇区从1扇区开始,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系统存储最小单位是block e 柱面(Cylinder) 一个柱面的大小=255*63*512字节=8M 作用说明:用来存储用户数据 特点说明:不同盘面上相同的磁道组成(圆柱体) 工作原理:磁盘默认按照柱面进行读写 重点原理:磁头之间的切换为电子切换 原理特点:磁头电子切换较快 f 单元块(Units) 作用说明:用来存储用户数据 特点说明:表示单个柱面大小
阵列有什么用? 1) 提高磁盘存储效率 2) 提高磁盘存储安全 3) 提高磁盘存储容量 阵列的配置方法: raid 0 存储数据效率高 存储安全性低 raid 1 存储数据效率低 存储安全性高 raid 5 存储数据效率较高 存储安全性较高 说明: 至少有3块磁盘 raid5阵列中只能最多坏一块磁盘 损耗一块磁盘的容量 300G 300G 300G --> raid5 --> 600G LVM 实现分区可以弹性缩融 和 扩容
预备知识: a 系统启动引导记录-- MBR引导记录 用于引导磁盘空间小于2T GPT引导记录 用于引导磁盘空间大于2T b 分区方式 情况一: 可以划分4个主分区 /dev/sda /dev/sda1 .. sda4 mount /dev/sda1 /mnt 情况二: 可以划分3个主分区 /dev/sda /dev/sda1 .. sda3 可以划分1个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无法直接使用 需要在扩展分区基础上划分逻辑分区: /dev/sda5 /dev/sda6 ...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inux985/p/1251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