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统服务 > 详细

高并发架构基石【二】——Memcache

时间:2020-03-15 12:31:49      阅读:7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特点

多线程

异步IO

KV存储

内存存储,没有持久化

不提供主从同步

内存结构

MC默认通过 Slab Allocator 管理内存,主要用来解决频繁 malloc/free 会产生内存碎片的问题,Slab Allocator创建Slab时的参数有三个:Chunk大小的增长因子、Chunk大小的初始值、Page的大小。在运行时会根据要保存的对象的大小来逐渐创建Slab。

  • Slab:MC把内存分为许多不同类型的 Slab,每种类型的Slab用来保存不同大小的对象。
  • Page:每个Slab由若干Page组成,不同Slab的Page,默认大小都一样是1M(这也是默认MC存储对象不能超过1M的原因)。
  • Chunk:每个Page内划分为许多Chunk,就是实际存储对象的空间,不同类型Slab中的Chunk大小不同,当保存一对象时,MC会根据对象大小选择最合适的Chunk来存储,减少空间浪费。

钙化问题

何为钙化问题?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使用 MC 来保存用户信息,假设单个对象大约 300 字节。这时会产生大量的 384 字节大小的 Slab。运行一段时间后,用户信息增加了一个属性,单个对象的大小变成了 500 字节,这时再保存对象需要使用 768 字节的 Slab,而 MC  中的容量大部分创建了 384 字节的 Slab,所以 768 的 Slab 非常少。这时虽然 384 Slab 的内存大量空闲,但 768 Slab 还是会根据 LRU 算法频繁剔除缓存,导致 MC 的剔除率升高,命中率降低。这就是所谓的 MC 钙化问题。

如何解决钙化问题?

解决钙化问题可以开启 MC 的 Automove 机制,每 10s 调整 Slab。也可以分批重启 MC 缓存,不过要注意重启时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预热,防止雪崩问题。

在使用 Memcached 时,最好计算一下数据的预期平均长度,调整 growth factor, 以获得最恰当的设置,避免内存的大量浪费。

失效与剔除机制

采用延迟失效(即当再次使用数据时检查是否失效)。

当容量存满时,除了剔除过期的Key,还会按LRU策略剔除数据。

限制

  • key不超过250字节
  • value不超过1M字节
  • 最大失效时间是30天(即过期时间<30天)

 

高并发架构基石【二】——Memcache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adongliang/p/1249668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