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细胞-红细胞

时间:2020-03-10 15:16:10      阅读:5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中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
红细胞会生成于骨髓之内。红细胞老化后,易导致血管堵塞,所以会自动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肝巨噬细胞分解成为胆汁。
中文名:红细胞
外文名: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
缩    写:RBC
直    径:平均直径为7微米 
形    状:两面凸中央凹的圆饼状
颜    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深红色
功    能: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
运行期限:3个月
主要成分:血红蛋白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中有铁元素,所以贫血的人宜多吃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和蛋白质,来补血。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一部分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通过肺泡同体外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血红蛋白更易和一氧化碳相合,且血红蛋白一旦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就不易分离。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红细胞大量被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要生成红细胞,需要一些重要的物质,其中包括了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铁(iron)和生长因子:叶酸(folic acid)与维生素B12(VitaminB12)。
铁是使氧气连结在血红素上的重要元素。其来源于含铁食物中(如肉类、蛋黄、肝脏、豆类、谷物、贝类等),不过当我们排出尿液、汗水、粪便,或是有表皮细胞的脱落时,都会造成少量铁份的丧失,性成熟的女性更会因为月经而使铁份流失。为了要保持铁的平衡,必需食用含铁的食物,例如肉类、肝脏、甲鱼、蛋黄、豆类、坚果以及带壳的五谷类。如果铁原子不足,就会出现铁缺乏(iron deficiency)的现象,血红素的制造量会不足。降低氧气运输的效率。导致红细胞形状会变小,颜色较白,数目也会减少,脸色会呈现苍白,舌头会肿大、疼痛、手指甲易碎、出现隆起线条,都显示缺铁的征兆。若铁原子太多,则会引起严重的中毒。
 
红细胞不断进行新生和破坏,根据同位素的实验证明其寿命为100—120天,比要白血球长。所以红十字会都会建议成年男子每隔三个月献血一次,女子每隔四个月献血一次。
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以及细胞器,无法自行制造自己的结构,也无法使自己的结构维持长久。身体内每天红细胞破坏量约1%,需加以补充。照这样计算,人体每天要制造一百亿个细胞。由于胎儿期造血而产生的红细胞中,血红素为胎儿血色素HgbF,适合于子宫内低氧状态下的气体交换,至成人期造血期,血色素便转变为成人型血色素HgbA。
老化的红细胞,主要在脾脏及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分解,血色素(heme)变为胆红素(bilirubin),血球蛋白和铁。血浆的颜色就是由胆色素所构成的,因此血色素变为胆红素的这一过程使血浆变为淡黄色,被释出的铁离子大部分都会被保留起来,可利用于血色素的再合成,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运往肝脏,经处理后,以胆汁的形式排出。同时血球蛋白可成为氨基酸,利用于蛋白质的再合成。人体每天有四五万个红细胞在脾脏及肝脏被破坏。
初生婴儿由于新陈代谢率很快,红细胞寿命则约有80天(两个月),不过也由于其新陈代谢快,所以更快制造新的红细胞来补充死去的红细胞。
有些长期病患者如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其血液中红细胞寿命可能会稍较正常的120天低一些,原因可能很多,一般而言主要因素应是这类病人体内堆积较多的代谢后毒性物质不易排除,而这些物质会伤害红细胞,减短红细胞的寿命。另外,某些肾衰竭患者的肾血管内皮组织可能有破损,红细胞通过时,容易受到破坏,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但是对于某些较低等的脊椎动物(比如青蛙),它们的红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所以可以进行无丝分裂,通过缢裂的方式一分为二,产生新的红细胞。
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众所周知,红细胞是动物体内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作用最强的细胞。它能够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使人体内部碳氧量保持平衡。但为什么红细胞具有这样神奇的特性?原因皆来自于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具有一种神奇的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于是,当携带有二氧化碳的红细胞随着血液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时,因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含氧量高,血红蛋白便于氧结合,而其中的二氧化碳随着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而排出体外。同理,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网时,含氧量低,血红蛋白中的氧气便进入到组织细胞之中,而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又进入血红蛋白里。因此,红细胞才能够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成为血细胞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数量

男性

380万-600万个/mm3; 正常指标:4.0-5.5X10的12次方个/每升。

女性

380万-550万个/mm3;正常指标:3.5-5.0X10的12次方个/每升。
血液中大部分成分为红细胞,红细胞会将肺部的氧气运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并将二氧化碳带出。
红细胞数量减少时,氧气的搬运能力会降低,变成缺氧状态,产生贫血;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增加过多,血液会变浓,不易流动,血管容易阻塞。
红细胞非常小,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含有500万个红细胞,人体内的红细胞数可达250亿个。
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600万/mm3以上。从事体育运动或经常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100ml,女性为11~13g/100ml。
 

 

病症

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总容量显著地超过正常水平为特点。儿童时期血红蛋白超过180g/L(16g/dl),红细胞压积大于55%和每公斤体重红细胞容量绝对值超过35ml,排除因急性脱水或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而发生的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即可诊断。
本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的主要是由组织缺氧所引起的。
血红细胞的两大医学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尿常规红细胞。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2]  。
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包块小质 [3]  )。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 10^12/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 10^12/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 10^12/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尿常规红细胞是指做尿常规检查中三种细胞中的血红细胞。正常尿液中,一般无细细胞或仅有个别红细胞。离心后的尿液,如显微镜每一高倍视野平均可见1~2个红细胞,即为异常表现;如每个高倍视野红细胞在3个以上,而尿外观无血色者,称为镜下血尿;如尿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赭红色,则为肉眼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
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细胞-红细胞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guorongtao/p/1245560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