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6岁,家里唯一男孩,姐姐23岁,妈妈接近50,妈妈家庭地位低,儿子不尊重;小时候儿子不在身边..生活,儿子最初与之生疏,想通过满足方式与儿子接近
表现症状:1.打人、骂人
2.做危险动作:在22层爬阳台、登高、翻跳
3.随意喝饮料
4.无节制看手机、看电视
5.往妈妈身上尿尿
6.希望姐姐抱,搂着---看似暴力,但其实很孤独,情感缺失.
家人反应:1.妈妈笑
2.很少阻止
将来后果:孤独 -- 抗拒孤独(打人)-- 孤立 -- 街头混混
对应措施:
1、制度家庭规则:①.保护自己
②.不能攻击他人
③.正确表达
2、喜欢海军,用海军的标准严格要求;教授“旗语”
3、家长不要说话太密
4、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眼睛看着眼睛说
5、使用“延迟等待”,给清晰的时间,比如一分钟,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
6、家长先尊重自己,孩子才能尊重家长
7、第一次打人骂人,要严厉制止,并提出警告:再有一次,将会有惩罚
8、使用“淘气椅”:①.警告 ②.解释 ③.走开 ④.设定时间(一分钟一岁) ⑤.再次解释 ⑥.要求孩子道歉 ,说哪里错了 ⑦.最后拥抱他,告诉他,你相信他,以后能做到
(如果中间孩子逃离,让孩子回到淘气椅,从零开始计时;为了激怒家长,孩子说任何话,家长都不要回应,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看着他)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efu6077/p/1244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