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读书偶感

时间:2020-03-05 09:50:00      阅读:5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深夜看书偶得一灵感,遂用文字记录,以防后续遗忘。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计算机相关的入门书籍,说来有些惭愧,作为一个三十岁的即将跨入人生的后半程的IT行业从业者,依然对这些计算机相关基本的知识点在工作期间感到非常困惑。趁着百年一遇的疫情,笔者所从事项目刚好进入一个暂歇期,从而有了一个多月的假期。在这段时间内,每日拾起计算机相关的书籍进行反复咀嚼,当读懂一些知识点之后,浑身上下充满着通透的感觉,令人倍感愉悦。以前工作上的种种疑惑,在此时,可以套用笔者喜欢的一部日本动漫《棒球英豪》里面的一个灵魂人物原田经常所讲的——“原来如此”。虽然每每学至夜深人静,但读书的快乐却令我忘却睡意。

    闲谈少叙,进入正题,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同时,一个问题始终都在萦绕在我的脑怀中,为什么计算机软件能够控制硬件的运行?苦苦思索,终不得解。

    今晚读书偶然得到一个灵感,如果将人的大脑中的思考部分必做计算机中的cpu,那么大脑中一块记忆的地方就可以看作是主内存,同样人体内部的毛细血管可以看做是主机上各种IC连接到cpu的总线,内部流淌的血液可以看作是电流,人体的四肢五官就可以看作是电脑的I/O设备,心脏系统可以看作是电脑的BIOS系统,心脏时时刻刻输送新鲜血液,BIOS系统,在电脑开机的时候,进行初始运行。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类比下来,可以初步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软件可以控制硬件”,人脑通过外界的事物变化,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然后会在细胞间产生一种突触的介质(PS:仅凭初高中生物课上学的一些老底子来勉强解释,万望诸位看官莫笑),这个生物介质在计算机中可以看作是外部I/O设备输入的数据信号,突触在神经末梢细胞间传递到达灰色皮层,也就是大脑内部存储信号的地方,在计算机中可以看作是主内存,或看作是cpu中的某一类型的寄存器。那这个时候计算机的程序在哪里呢?其实在用户运行程序的时候,程序相关的指令就已经拷贝到计算机的内存中了,同样的情况放在人身上,电脑上面的各种程序可以看作是每个人类个体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以及在书本中汲取的知识,在人脑中形成的一些固定脑回路即计算机的程序(算了,我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希望大家能知道我在说啥)。当人在接触到外部信号的时候,大脑中的思考部分根据记忆部分以前存储的脑回路,通过思考,然后指导人体的四肢五官进行相应的行动(在此处,插上一段话,如果脑回路的东西被破坏了,就有可能导致你本来是想对你爱的人说我爱你,但你却说粗了滚粗之类的话,放在计算机中就是你写的程序在某种情形下出现一个小bug)。同样的,cpu通过计算处理,也可以指导相应I/O设备了。

   至此算是可以浅显解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至于计算机系统深层次运行的光电信号之间的转换,我想读这篇博文的读者应该不会去深究。笔者写下的这篇博文的初衷也只是对近段时间读书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加以总结体会,主要目的是用来自省。如果在自省的同时,能够帮助到一些还在计算机门外但想了解一些有关的基础知识的人,那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文章最后,引用此刻书中的一段话作为这篇博文的总结:虽然当今我们所处的世界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但变化中却始终存在不变的东西,计算机能处理的事情,始终只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并把结果输出。这一点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不管应用程序如何变化,最终都是数据的输入输出的运算。我们大家运用计算机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现实世界事务处理的效率,仅此而已。

 

读书偶感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lare09/p/1241770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