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环境搭建

时间:2020-03-04 11:59:42      阅读:6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 Angular2.x以上开发环境搭建 =====================
1、安装nodejs
需要下载的文件路径: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验证:命令行输入node -v
2、nmp(nodejs项目包管理工具)安装及验证
新版的NodeJS已经集成npm,无需安装.
验证:命令行输入npm -v
3、配置npm全局路径存放位置及cache的路径
在nodejs主目录D:\DevelopTools\nodejs下新建“node_global”和"node_cache"两个文件夹。
cmd输入:
npm config set prefix "D:\DevelopTools\nodejs\node_global"
npm config set cache "D:\DevelopTools\nodejs\node_cachee"
配置环境变量:
新建"NODE_PATH":D:\DevelopTools\nodejs\node_global\node_modules
path中添加:D:\DevelopTools\nodejs\node_global
4、安装js编译器TypeScript和工具Angular CLI
在利用`npm install -g typescript`安装编译器时,由于网络限制问题,直接运行安装不成功。
解决办法:
修改hosts文件(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添加华为云镜像:
172.30.163.193 mirrors.huaweicloud.com
172.30.163.142 repo.huaweicloud.com
运行命令`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repository/npm/` 和 `npm cache clean -f`
行命令`npm config set SASS_BINARY_SITE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node-sass `,防止Windows环境下安装node-sass失败
运行命令`npm install -g typescript`以安装最新版本的Typescript编译器
运行命令`tsc -v`查看Typescript的版本以确认安装成功
运行命令`npm install -g @angular/cli`
运行命令`ng -v`/‘ng version‘查看Angular x.x是否安装成功
Angular CLI 是一个命令行界面工具,可用于初始化、开发、构建和维护Angular 应用
TypeScript具有类型系统,且是JavaScript的超集。 它可以编译成普通的JavaScript代码。 TypeScript支持任意浏览器,任意环境,任意系统并且是开源的。
5、创建Demo
可以在nodejs下面创建一个工作空间:md D:\nodejs\workspace
然后进入工作空间:cd D:\nodejs\workspace
新建一个项目:ng new hello-world
然后在hello-world文件夹内启动服务:ng serve(相当于起了一个本地服务器来访问html文件,也可以直接双击index.html来跑)
Angular服务默认监听4200端口,打开浏览器,输入localhost:4200或者输入下列命令,直接打开默认浏览器:ng serve --open
如果出现成功的页面,说明所有配置都成功了
6、开发工具IDE VSCode安装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wnload#
创建和编译Angular项目仍然要通过ng命令来实现,但修改项目代码可以通过VSCode。(注意修改代码,改的是文件index.html)
eg:https://blog.csdn.net/luanxiyuan/article/details/81171618
7、项目打包
直接使用ng build打包出来的目录过大(先进入项目根目录中)
可使用:ng build --prod --build--optimizer --base-href ./
参考文献:
https://blog.csdn.net/guiyunfan94/article/details/70231249
http://3ms.huawei.com/km/blogs/details/5709977
https://blog.csdn.net/White_Idiot/article/details/77871471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2333731(打包到部署)
https://blog.csdn.net/jiezhaoliao9206/article/details/77880735(打包过大)

也可以利用bower包管理工具来安装Angular:https://hairui219.gitbooks.io/learning_angular/content/zh/chapter03.html

======================== Angular1.x开发环境搭建 =====================
1、安装nodejs(运行在服务端的JavaScript)(相对简单,无需安装包管理工具npm来装cli)
2、安装vscode即可.
使用Angular1.x库时,无需安装,直接通过<script>引入在线库文件即可。
<script src="https://cdn.staticfile.org/angular.js/1.4.6/angular.min.js"></script>
Angular CLI是针对Angular 2.x以上推出的命令管理工具,编译项目的打包。(ng version可以查看Angular CLI和Angular的版本)
运行文件,直接双击index.html即可。
注:通过npm或bower(bower是npm的升级版)包管理工具来安装Angular CLI(同时把Angular也安装到本地了),相当于本地安装,使用时无需<script>引入在线包。(这样代码类似于跑在后台)
当然也可以将库安装到本地。1.5.x版本的Angular1基本兼容Angular2以下的特性。

angular.min.js和angular.js的区别:
angular.min.js 是压缩版的angular.js,主要是删除了注释,去除了所有的回车和空格,也对函数变量等做了缩写处理,
在使用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压缩版比较小,在正式环境中,越小的js文件,可以保证网站越快的被打开。

============== 卸载Angular CLI安装指定版本的AngularJS
参考:
https://blog.csdn.net/ItTvibe/article/details/79062838
Angular CLI介绍:https://angular.cn/cli

在线(或离线下载)angular1.x版本的各库文件引用地址可参考:https://code.angularjs.org/ (推荐离线下载再使用,点zip下)
github angular更新进度:https://github.com/angular/angular.js/releases?after=v1.2.31
Angular官网:https://angularjs.org/


============================== vscode使用技巧 ========================
vscode常用快捷方式:
ctrl+l:选中当前行
HOME:定位到行首
END:定位到行尾
alt + shift + F:格式化代码
F12或右键跳转:跳转到函数或变量的定义.
Ctrl+Shift+P:调出vscode的命令行输入栏
Alt + <—:返回上一个光标
Alt + —>:前进一个光标
vscode创建新项目:先在某位置新建一个文件夹,然后打开文件夹,之后即可新建文件了。


添加代码片:左下角齿轮->User Snippets->可以为当前项目创建snippets配置文件,也能为某种语言.
详见:
示例:https://blog.csdn.net/maokelong95/article/details/54379046
{
// Place your JsHello workspace snippets here. Each snippet is defined under a snippet name and has a scope, prefix, body and
// description. Add comma separated ids of the languages where the snippet is applicable in the scope field. If scope
// is left empty or omitted, the snippet gets applied to all languages. The prefix is what is
// used to trigger the snippet and the body will be expanded and inserted. Possible variables are:
// $1, $2 for tab stops, $0 for the final cursor position, and ${1:label}, ${2:another} for placeholders.
// Placeholders with the same ids are connected.
// Example:
// "Print to console": {
// "scope": "javascript,typescript",
// "prefix": "log",
// "body": [
// "console.log(‘$1‘);",
// "$2"
// ],
// "description": "Log output to console"
// }

"html-controller":{ //"html-controller"表示代码片对象名,必须定义在最外{}内
"prefix": "test-hc", //代码片简写,可以是一个数组(每项均能表示该代码片)
"body": [ //body是字符串数组, 每行代码变为字符串, 代码中的字符串用‘‘。会自动格式化代码, 无需事先对齐
"<!-- just a test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1:html test}</title>", //${1:html test} 表示带有默认值的占位符(占位符间可按tab间切换到下一个)
"</head>",

"<body>",
"nihao $2", //$2表示占位符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staticfile.org/angular.js/1.5.8/angular.min.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3",
"</script>",
"</body>",
"</html>"
],
"description": "my first snippets" //光标移到代码片选项上显示的文字
}
}

vscode推荐插件:
Live Server:实现跨域访问服务器,实时修改代码实时自动刷新界面
vscode-icons:给不同类型的文件和目录添加图标
Bracker Pair Colorizer:自动匹配括号并着色
Debugger for Chrome:Chrome浏览器调试工具
Chinese (Simplified) Language Pack for Visual Studio Code:中文包(一般安装重启即变中文界面,若无则在命令行输入"Configure Display Language”"选择zh-cn即可)
当安装多个文件主体插件时:F1->输入Preferences: File Icon Theme即可选择.
Local History:保存历史代码,以便恢复. 在.history目录中会保存历史代码.
比较两个文件的区别:在左侧目录栏右键需要比较的一个文件->选择以进行比较;然后再右键另一个需要比较的文件->与已选项目进行比较。

vscode控制台命令无效:右键vscode桌面快捷->属性->兼容性->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此程序。再重启vscode即可.

vscode搜索目录过滤(eg:排除.history目录):https://blog.csdn.net/ArisKing/article/details/84038430
注意:设置->文本编辑器->文件->在setting.json中编辑,排除搜索的目录应命名为"**/.history" 即加上**/


vscode根据文件名搜索文件位置:Ctrl+P

=============== Web开发的调试方法 =================
方法1:F12打开调试界面—>Source—>点击html行号旁就可以设断点。
方法2:在代码需要中断的位置,加行JS代码"debugger;"(功能同手动设断点)
方法3:借助console和alert来打印调试
选中某个标签后,可以在console界面中输入$($(0)).scope()查看当前DOM元素的作用域对象.($(0)表示当前DOM元素,再加个$表示转成jQuery对象)
详见:Chorme调试工具的使用
https://www.jianshu.com/p/d01eb74bf06c
https://www.cnblogs.com/zourong/p/5020526.html

========================= Tomcat配置和使用 =======================
免安装版直接双击:bin/startup.bat和bin/shutdown.bat即可启动和关闭Tomcat服务;(关闭也可直接在cmd窗口ctrl+c关闭)
然后在浏览器输入127.0.0.1:8080即可看到tomcat的页面。
配置:
创建CATALINA_HOME环境变量,值为Tomcat根目录;(这个必须创建否则只加bin目录到path会报错说该变量创建不正确)
将tomcat解压的bin目录加入到path环境变量中。
然后直接在cmd输入startup即可启动服务(但bash中无效),关闭shutdown由于和系统shutdown命令重了。所以关闭时直接ctrl+c即可。

Http状态码详解:https://www.runoob.com/http/http-status-codes.html


========================= Chrome网页调试工具DevTools的使用 =======================
详见:https://www.cnblogs.com/soyxiaobi/p/9598761.html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web/tools/chrome-devtools/javascript/?hl=zh-cn
常用快捷键:
F12:打开调试工具;
Ctrl+Shift+C:鼠标移到页面某个元素即可查看对应的css样式;再按Ctrl+Shift+C即关闭该功能;
Ctrl+L:清屏console;
详见:https://blog.csdn.net/crper/article/details/48098625

调试技巧:
当进入调试状态时,右上角所有功能图标均会激活;当切换到实际页面去操作时,右上角所有功能图标均会失活。
当设置断点后,若在页面操作时,触发了最先执行的代码断点,调试模式下会自动跳到该断点,此时即可查看相应变量的值(以发现问题)。
因此,若想调试某部分的代码块,只需要给该代码块打上断点,然后在页面操作能触发该代码段的动作即可。
有时直接看代码不清楚变量代表啥,也可以通过chrome调试器来查看当前变量的值,更直观
当有链式回调函数时,调试器会一个执行调试(若打断点了)
若报错(或异常,eg:返回错误码),则调试器会停止
当代码是一坨难以阅读时,可以点击下面的{}大括号按钮将代码转成可读格式
右上角调试功能图标:
右箭头:F9单步前进;
向上箭头:当进入到某函数的循环后,若想直接跳出该函数的调试,去继续执行下一个函数,可点击它
跨越箭头:直接跳过当前函数的所有断点
Paused in Dbugger:表示页面当前处于调试状态,不可操作;
Resume script exception:表示重启调试工具
Toggle device toolbar:位于左上角,可以切换PC/手机间调试。
Sources页面,右下角菜单可查看:(一般在该页面下调试)
Scope,即当前作用域变量的值,也可直接将鼠标移到变量上查看。(密码也能看到)
Beakpoints:显示所有断点(默认就已经激活了所有断点,若再点右上角"deactivate breakpoints",则会使所有断点失活);
在该区域右键菜单可清楚所有文件打的断点(Deactivate breakpoints只是临时禁用所有断点)
Callback:展示当前触发的回调函数(eg:鼠标键盘事件函数)
Watch:可以调试需要监视的变量(eg:全局localStorage等)
当想在console测试运行代码段时,由于在console上回车即会执行当前行代码,因此无法编辑并执行代码段。此时,可使用Sources页面的snippets,它可以创建一个脚本文件来执行(右下角有执行按钮)

Elements页面:
当鼠标移到代码某行时,页面会凸显该行对应的html元素;
当ctrl+shift+c后,鼠标移到html元素,elements页面会跳到该元素对应的代码段,可利用此来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div并与相应的代码对应.
Performance页面:可以用于测试网站的性能,通过录制网页操作来测试运行速度、CPU消耗等
Network:网络请求标签页:可以看到所有的资源请求,包括网络请求,图片资源,html,css,js文件等请求
可以根据需求筛选请求项,一般多用于网络请求的查看和分析,分析后端接口是否正确传输,获取的数据是否准确,请求头,请求参数的查看

当定位到html页面DOM元素时, 控制台通过$0可以获取到该DOM对象,并可通过调用该DOM对象的DOM API来获取属性等(可以认为$0即是js代码中的element对象)

审查或检查:查看到的是实时的经过渲染后的DOM文档(显示的是js处理后的真实页面);
查看网页源代码:看到的是未经渲染的源代码。

快速清缓存并重新加载的方法:先F12,然后左上角右键重新加载的按钮,选择清空缓存并硬性重新加载。
打完断点直接刷新,就可再次进入调试.
在Elements页选中Dom元素后,可以直接在右侧的Styles修改css样式,直接看到效果(无需重新加载)
点击Elements页左边的手机按钮,然后在上方输入浏览器窗口大小可以查看不同大小的页面效果。
查看请求选中XHR,否则会将图片等资源请求也显示.
======================== Angular2.x以上开发环境搭建 =====================
1、安装nodejs
需要下载的文件路径: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验证:命令行输入node -v
2、nmp(nodejs项目包管理工具)安装及验证
新版的NodeJS已经集成npm,无需安装.
验证:命令行输入npm -v
3、配置npm全局路径存放位置及cache的路径
在nodejs主目录D:\DevelopTools\nodejs下新建“node_global”和"node_cache"两个文件夹。
cmd输入:
npm config set prefix "D:\DevelopTools\nodejs\node_global"
npm config set cache "D:\DevelopTools\nodejs\node_cachee"
配置环境变量:
新建"NODE_PATH":D:\DevelopTools\nodejs\node_global\node_modules
path中添加:D:\DevelopTools\nodejs\node_global
4、安装js编译器TypeScript和工具Angular CLI
在利用`npm install -g typescript`安装编译器时,由于网络限制问题,直接运行安装不成功。
解决办法:
修改hosts文件(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添加华为云镜像:
172.30.163.193 mirrors.huaweicloud.com
172.30.163.142 repo.huaweicloud.com
运行命令`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repository/npm/` 和 `npm cache clean -f`
行命令`npm config set SASS_BINARY_SITE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node-sass `,防止Windows环境下安装node-sass失败
运行命令`npm install -g typescript`以安装最新版本的Typescript编译器
运行命令`tsc -v`查看Typescript的版本以确认安装成功
运行命令`npm install -g @angular/cli`
运行命令`ng -v`/‘ng version‘查看Angular x.x是否安装成功
Angular CLI 是一个命令行界面工具,可用于初始化、开发、构建和维护Angular 应用
TypeScript具有类型系统,且是JavaScript的超集。 它可以编译成普通的JavaScript代码。 TypeScript支持任意浏览器,任意环境,任意系统并且是开源的。
5、创建Demo
可以在nodejs下面创建一个工作空间:md D:\nodejs\workspace
然后进入工作空间:cd D:\nodejs\workspace
新建一个项目:ng new hello-world
然后在hello-world文件夹内启动服务:ng serve(相当于起了一个本地服务器来访问html文件,也可以直接双击index.html来跑)
Angular服务默认监听4200端口,打开浏览器,输入localhost:4200或者输入下列命令,直接打开默认浏览器:ng serve --open
如果出现成功的页面,说明所有配置都成功了
6、开发工具IDE VSCode安装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wnload#
创建和编译Angular项目仍然要通过ng命令来实现,但修改项目代码可以通过VSCode。(注意修改代码,改的是文件index.html)
eg:https://blog.csdn.net/luanxiyuan/article/details/81171618
7、项目打包
直接使用ng build打包出来的目录过大(先进入项目根目录中)
可使用:ng build --prod --build--optimizer --base-href ./
参考文献:
https://blog.csdn.net/guiyunfan94/article/details/70231249
http://3ms.huawei.com/km/blogs/details/5709977
https://blog.csdn.net/White_Idiot/article/details/77871471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2333731(打包到部署)
https://blog.csdn.net/jiezhaoliao9206/article/details/77880735(打包过大)

也可以利用bower包管理工具来安装Angular:https://hairui219.gitbooks.io/learning_angular/content/zh/chapter03.html

======================== Angular1.x开发环境搭建 =====================
1、安装nodejs(运行在服务端的JavaScript)(相对简单,无需安装包管理工具npm来装cli)
2、安装vscode即可.
使用Angular1.x库时,无需安装,直接通过<script>引入在线库文件即可。
<script src="https://cdn.staticfile.org/angular.js/1.4.6/angular.min.js"></script>
Angular CLI是针对Angular 2.x以上推出的命令管理工具,编译项目的打包。(ng version可以查看Angular CLI和Angular的版本)
运行文件,直接双击index.html即可。
注:通过npm或bower(bower是npm的升级版)包管理工具来安装Angular CLI(同时把Angular也安装到本地了),相当于本地安装,使用时无需<script>引入在线包。(这样代码类似于跑在后台)
当然也可以将库安装到本地。1.5.x版本的Angular1基本兼容Angular2以下的特性。

angular.min.js和angular.js的区别:
angular.min.js 是压缩版的angular.js,主要是删除了注释,去除了所有的回车和空格,也对函数变量等做了缩写处理,
在使用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压缩版比较小,在正式环境中,越小的js文件,可以保证网站越快的被打开。

============== 卸载Angular CLI安装指定版本的AngularJS
参考:
https://blog.csdn.net/ItTvibe/article/details/79062838
Angular CLI介绍:https://angular.cn/cli

在线(或离线下载)angular1.x版本的各库文件引用地址可参考:https://code.angularjs.org/ (推荐离线下载再使用,点zip下)
github angular更新进度:https://github.com/angular/angular.js/releases?after=v1.2.31
Angular官网:https://angularjs.org/


============================== vscode使用技巧 ========================
vscode常用快捷方式:
ctrl+l:选中当前行
HOME:定位到行首
END:定位到行尾
alt + shift + F:格式化代码
F12或右键跳转:跳转到函数或变量的定义.
Ctrl+Shift+P:调出vscode的命令行输入栏
Alt + <—:返回上一个光标
Alt + —>:前进一个光标
vscode创建新项目:先在某位置新建一个文件夹,然后打开文件夹,之后即可新建文件了。


添加代码片:左下角齿轮->User Snippets->可以为当前项目创建snippets配置文件,也能为某种语言.
详见:
示例:https://blog.csdn.net/maokelong95/article/details/54379046

{
// Place your JsHello workspace snippets here. Each snippet is defined under a snippet name and has a scope, prefix, body and 
// description. Add comma separated ids of the languages where the snippet is applicable in the scope field. If scope 
// is left empty or omitted, the snippet gets applied to all languages. The prefix is what is 
// used to trigger the snippet and the body will be expanded and inserted. Possible variables are: 
// $1, $2 for tab stops, $0 for the final cursor position, and ${1:label}, ${2:another} for placeholders. 
// Placeholders with the same ids are connected.
// Example:
// "Print to console": {
// "scope": "javascript,typescript",
// "prefix": "log",
// "body": [
// "console.log(‘$1‘);",
// "$2"
// ],
// "description": "Log output to console"
// }

"html-controller":{ //"html-controller"表示代码片对象名,必须定义在最外{}内
"prefix": "test-hc", //代码片简写,可以是一个数组(每项均能表示该代码片)
"body": [ //body是字符串数组, 每行代码变为字符串, 代码中的字符串用‘‘。会自动格式化代码, 无需事先对齐
"<!-- just a test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1:html test}</title>", //${1:html test} 表示带有默认值的占位符(占位符间可按tab间切换到下一个)
"</head>",

"<body>",
"nihao $2", //$2表示占位符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staticfile.org/angular.js/1.5.8/angular.min.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3",
"</script>",
"</body>",
"</html>"
],
"description": "my first snippets" //光标移到代码片选项上显示的文字
}
}

 

vscode推荐插件:
Live Server:实现跨域访问服务器,实时修改代码实时自动刷新界面
vscode-icons:给不同类型的文件和目录添加图标
Bracker Pair Colorizer:自动匹配括号并着色
Debugger for Chrome:Chrome浏览器调试工具
Chinese (Simplified) Language Pack for Visual Studio Code:中文包(一般安装重启即变中文界面,若无则在命令行输入"Configure Display Language”"选择zh-cn即可)
当安装多个文件主体插件时:F1->输入Preferences: File Icon Theme即可选择.
Local History:保存历史代码,以便恢复. 在.history目录中会保存历史代码.
比较两个文件的区别:在左侧目录栏右键需要比较的一个文件->选择以进行比较;然后再右键另一个需要比较的文件->与已选项目进行比较。

vscode控制台命令无效:右键vscode桌面快捷->属性->兼容性->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此程序。再重启vscode即可.

vscode搜索目录过滤(eg:排除.history目录):https://blog.csdn.net/ArisKing/article/details/84038430
注意:设置->文本编辑器->文件->在setting.json中编辑,排除搜索的目录应命名为"**/.history" 即加上**/


vscode根据文件名搜索文件位置:Ctrl+P

=============== Web开发的调试方法 =================
方法1:F12打开调试界面—>Source—>点击html行号旁就可以设断点。
方法2:在代码需要中断的位置,加行JS代码"debugger;"(功能同手动设断点)
方法3:借助console和alert来打印调试
选中某个标签后,可以在console界面中输入$($(0)).scope()查看当前DOM元素的作用域对象.($(0)表示当前DOM元素,再加个$表示转成jQuery对象)
详见:Chorme调试工具的使用
https://www.jianshu.com/p/d01eb74bf06c
https://www.cnblogs.com/zourong/p/5020526.html

 

=========================     Tomcat配置和使用       =======================
免安装版直接双击:bin/startup.bat和bin/shutdown.bat即可启动和关闭Tomcat服务;(关闭也可直接在cmd窗口ctrl+c关闭)
然后在浏览器输入127.0.0.1:8080即可看到tomcat的页面。
配置:
技术分享图片创建CATALINA_HOME环境变量,值为Tomcat根目录;(这个必须创建否则只加bin目录到path会报错说该变量创建不正确)
技术分享图片将tomcat解压的bin目录加入到path环境变量中。
然后直接在cmd输入startup即可启动服务(但bash中无效),关闭shutdown由于和系统shutdown命令重了。所以关闭时直接ctrl+c即可。
 
 
=========================    Chrome网页调试工具DevTools的使用       =======================
常用快捷键:
技术分享图片F12:打开调试工具;
技术分享图片Ctrl+Shift+C:鼠标移到页面某个元素即可查看对应的css样式;再按Ctrl+Shift+C即关闭该功能;
技术分享图片Ctrl+L:清屏console;
 
调试技巧:
技术分享图片当进入调试状态时,右上角所有功能图标均会激活;当切换到实际页面去操作时,右上角所有功能图标均会失活。
技术分享图片当设置断点后,若在页面操作时,触发了最先执行的代码断点,调试模式下会自动跳到该断点,此时即可查看相应变量的值(以发现问题)。
                            因此,若想调试某部分的代码块,只需要给该代码块打上断点,然后在页面操作能触发该代码段的动作即可。
技术分享图片有时直接看代码不清楚变量代表啥,也可以通过chrome调试器来查看当前变量的值,更直观
技术分享图片当有链式回调函数时,调试器会一个执行调试(若打断点了)
技术分享图片若报错(或异常,eg:返回错误码),则调试器会停止
技术分享图片当代码是一坨难以阅读时,可以点击下面的{}大括号按钮将代码转成可读格式
 
右上角调试功能图标:
技术分享图片右箭头:F9单步前进;
技术分享图片向上箭头:当进入到某函数的循环后,若想直接跳出该函数的调试,去继续执行下一个函数,可点击它
技术分享图片跨越箭头:直接跳过当前函数的所有断点
技术分享图片Paused in Dbugger:表示页面当前处于调试状态,不可操作;
技术分享图片Resume script exception:表示重启调试工具
技术分享图片Toggle device toolbar:位于左上角,可以切换PC/手机间调试。
 
Sources页面,右下角菜单可查看:(一般在该页面下调试)
技术分享图片Scope,即当前作用域变量的值,也可直接将鼠标移到变量上查看。(密码也能看到)
技术分享图片Beakpoints:显示所有断点(默认就已经激活了所有断点,若再点右上角"deactivate breakpoints",则会使所有断点失活);
                                在该区域右键菜单可清楚所有文件打的断点(Deactivate breakpoints只是临时禁用所有断点)
技术分享图片Callback:展示当前触发的回调函数(eg:鼠标键盘事件函数)
技术分享图片Watch:可以调试需要监视的变量(eg:全局localStorage等)
技术分享图片当想在console测试运行代码段时,由于在console上回车即会执行当前行代码,因此无法编辑并执行代码段。此时,可使用Sources页面的snippets,它可以创建一个脚本文件来执行(右下角有执行按钮)
 
Elements页面:
技术分享图片当鼠标移到代码某行时,页面会凸显该行对应的html元素;
技术分享图片当ctrl+shift+c后,鼠标移到html元素,elements页面会跳到该元素对应的代码段,可利用此来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div并与相应的代码对应.
 
Performance页面:可以用于测试网站的性能,通过录制网页操作来测试运行速度、CPU消耗等
 
Network:网络请求标签页:可以看到所有的资源请求,包括网络请求,图片资源,html,css,js文件等请求
                可以根据需求筛选请求项,一般多用于网络请求的查看和分析,分析后端接口是否正确传输,获取的数据是否准确,请求头,请求参数的查看
 
当定位到html页面DOM元素时, 控制台通过$0可以获取到该DOM对象,并可通过调用该DOM对象的DOM API来获取属性等(可以认为$0即是js代码中的element对象)
 
审查或检查:查看到的是实时的经过渲染后的DOM文档(显示的是js处理后的真实页面);
查看网页源代码:看到的是未经渲染的源代码。
 
快速清缓存并重新加载的方法:先F12,然后左上角右键重新加载的按钮,选择清空缓存并硬性重新加载。
打完断点直接刷新,就可再次进入调试. 
在Elements页选中Dom元素后,可以直接在右侧的Styles修改css样式,直接看到效果(无需重新加载)
点击Elements页左边的手机按钮,然后在上方输入浏览器窗口大小可以查看不同大小的页面效果。
查看请求选中XHR,否则会将图片等资源请求也显示.

 

常见报错:

404错误码:一般是前台透传文件配的有问题(后台接口url),以及前台调后台的接口代码与后台不匹配,导致请求找不到。

500错误码:一般是后台服务有问题,或接口调用返回失败。

环境搭建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uckyboylch/p/1232988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