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前端入门

时间:2020-03-03 15:57:34      阅读:8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前端开发必备技能:

  • HTML5:菜鸟教程

  • CSS:菜鸟教程

  • Javascript:菜鸟教程、《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阮一峰博客、MDN Web Document

  • AnjularJS:菜鸟教程、W3赵巍凯的AnjularJS培训系列课程

  • JQuery:菜鸟教程、阮一峰博客

可选技能:

  • svg:web绘制库

开发工具:

  • VSCode:IDE

  • Chrome:调试工具

  • 打包工具:grunt/maven

调试工具的使用:

  • Elements页签:查看当前页面的html代码。Ctrl+Shift+C查看dom元素对应的html代码;或右键检查也是可以看到。样式、事件监听、Dom对象属性等。

  • Console页签:web项目的控制台。除了打印程序运行输出外,还具备python交互式控制台的功能.

  • Sources页签:web项目代码查看和调试。打断点、调试按钮、鼠标移动到变量上即可查看值等.

  • Network页签:查看请求与响应。

  • Performance页签和Memory页签:测试程序的性能和内存消耗。

  • Application页签:可以查看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和Cookies等值。

项目运行:

  • 项目打包好后,配置WEB-INF目录,拷贝到Tomcat下运行。

  • 修改代码,清空缓存重新加载即可,无需重新打包;修改配置文件,直接重新加载即可。

H5本地存储技术:

  • sessionStorage(会话存储)

    后端里有Session即“会话”。而 sessionStorage 是一个前端的概念,它只是可以将一部分数据在当前会话中保存下来,刷新页面数据依旧存在。但当页面关闭后,sessionStorage 中的数据就会被清空。

    • 生命周期:浏览器打开到关闭的过程

    • 大小:5M

    • 保存的位置:浏览器端

    • setItem(‘key‘, value)

    • getItem(‘key‘)

    • removeItem(‘key‘)

  • localStorage(永久存储)

    • 生命周期:永久,除非人为删除

    • 大小:5M甚至更大

    • 保存的位置:浏览器端

    • setItem(‘key‘, value)

    • getItem(‘key‘)

    • removeItem(‘key‘)

  • cookie

    • 作用:Cookie是客户端保存用户信息的一种机制,用来记录用户的一些信息,实际上Cookie是服务器在本地机器上存储的一小段文本,并随着每次请求发送到服务器。它的主要用途有保存登录信息,比如你登录某个网站市场可以看到“记住密码”,这通常就是通过在 Cookie 中存入一段辨别用户身份的数据来实现的。

    • 特点:

      • 大小:4kb

      • 每次发送请求都携带。导致占用带宽

      • 保存在浏览器端

      • cookie容易被截获,不安全

      • 生命周期:

      • 会话周期:浏览器打开到关闭的过程

      • 人为设置cookie的时间

  • 区别: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  

  •  

  • 应用场景:

    • 因为考虑到每个 HTTP 请求都会带着 Cookie 的信息,所以 Cookie 当然是能精简就精简啦,比较常用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判断用户是否登录。针对登录过的用户,服务器端会在他登录时往 Cookie 中插入一段加密过的唯一辨识单一用户的辨识码,下次只要读取这个值就可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登录啦。

    • 而另一方面 localStorage 接替了 Cookie 管理用户在电商网站的购物车信息的工作,同时也能胜任其他一些工作。比如HTML5游戏通常会产生一些本地数据,localStorage 也是非常适用的。

    • 如果遇到一些内容特别多的表单,为了优化用户体验,我们可能要把表单页面拆分成多个子页面,然后按步骤引导用户填写。这时候 sessionStorage 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详见:

https://jerryzou.com/posts/cookie-and-web-storage/

https://juejin.im/post/5aa783b76fb9a028d663d70a

AngularJS:动态WEB应用设计的MVC js框架(Model-View-Controller).

  • Model:数据

  • View:Dom文档

  • Controller:JS控制逻辑,视图和数据的桥梁

AngularJS五个特性:

  • MVC

  • 依赖注入:完成某个特定的功能需要某个对象才能实现。单例模式,Java中也存在.

  • 模块化:结合依赖注入,实现低耦合高复用.

  • 双向绑定

  • 语义化标签(指令):自定义html标签.eg:TinyUI

单向绑定:jQueryUI、BackBone

  • 开发者需要指定Model数据和视图View绑定的对应关系

  • 每次修改数据均需要重新加载渲染整个页面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双向绑定:

  • View和Model之间的互动将由AngularJS完成

  • 修改数据均需加载渲染修改的部分

  • View变化将改变Model数据

  • Model数据变化将改变View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URL解析:

AngularJS项目是单页面应用(SPA),视图切换都是通过路由实现。SPA是指浏览器只在初始时加载一次HTML页面,后边所有的操作只是改变视图部分的内容,不会重新加载HTML页面。

单页面视图特点:URL地址中锚 部分(#号开始)改变,视图内容发生改变。

例如:http://www.aspxfans.com:8080/news/index.asp?boardID=5&ID=24618&page=1#name 从上面的URL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URL包括以下几部分:

  • 1)协议部分:该URL的协议部分为“http:”;

  • 2)域名部分:该URL的域名部分为“www.aspxfans.com”;

  • 3)端口部分:8080

跟在域名后面的是端口,域名和端口之间使用“:”作为分隔符;

  • 4)虚拟目录部分:/news/

从域名后的第一个“/”开始到最后一个“/”为止。

  • 5)文件名部分:index.asp

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为止,是文件名部分,如果没有“?”,则是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为止,是文件部分,如果没有“?”和“#”,那么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结束,都是文件名部分。

  • 6)锚部分:#name

资源中的一种"书签"(即路由部分),从“#”开始到最后,都是锚部分。锚部分改变,不会重新加载HTML页面。

  • 7)参数部分:?boardID=5&ID=24618&page=1

从“?”开始到“#”为止之间的部分为参数部分,又称搜索部分、查询部分。参数可以允许有多个参数,参数与参数之间用“&”作为分隔符。

 

前端入门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uckyboylch/p/1233036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