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SQL是专用于Oracle服务器,在SQL基础之上,添加了一些过程化控制语句,叫PLSQL过程化包括有:类型定义,判断,循环,游标,异常或例外处理
PLSQL强调过程
PL/SQL程序都是以块(block)为基本单位,整个PL/SQL块分三部分:
plsql中声明和执行部分要严格分开,在java中时先声明后写变量plsql中相反 先声明再写数据类型
变量在声明后没有赋值输出结果为空
例:
--空语句NULL 执行语句中必须写东西
PLSQL中使用SQL语句的几种情况:
--更新100员工,工资增加1块钱 :(不能再执行块中直接输出select语句)
语法:SELECT 列1,列2,…… INTO 变量1,变量2,……
--查询某个员工编号的姓名和工资:
列和变量的顺序,个数必须保持一致(如果没有数据则会抛出异常,返回的结果超过一行 也会有异常)
--查询某个员工编号的姓名,工资,入职日期,部门编号:(以上思路 我们需要声明多个变量)
--记录类型record(java中处理多个数据我们可以封装为对象,与之类似)
--查询某个员工编号的姓名,工资,入职日期,部门编号
--参照引用变量类型:变量名称%TYPE
--参照引用表中的列类型:表名.列名%TYPE
--参照引用表的记录类型:表名%ROWTYPE
--查询某个员工编号的姓名,工资,入职日期,部门编号(参照类型)
--查询某个员工编号的姓名,工资,入职日期,部门编号(参照引用表的记录类型)
/*
TYPE 自定义类型名称 IS TABLE OF 元素类型
INDEX BY BINARY_INTEGER;
*/
数据类型为varchar2(50)
下标为-7的值为tom,下标为4的值为jack,下标为9的值为rose。
--表类型的常用属性
--BULK COLLECT INTO:把查询结果一次性赋给一个表类型的变量,下标自动从1开始递增
--查询所有的员工姓名,存储到一个表类型的变量中
实例:
--查询所有的员工信息,存储到一个表类型的变量中
--RETURNING语句:DML操作返回值赋给变量
RETURNING列1,列2,... INTO 变量1,变量2,...
--更新某个员工的工资,输出这个员工姓名,新工资
--插入语句中使用RETURNING语句:
--删除语句中使用RETURNING语句
--DML操作返回多行数据
--更新某个部门的员工的工资,返回被更新的员工姓名,新工资
基本和源文章一样,阅读时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其他资料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uyunlong/p/1217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