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软件工程是在软件的开发,操作和维护过程中所应用的系统的,规范化的,可量化的方法。( )
答案:正确,见课件PPT内容“Software engineer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a systematic, disciplined,quantifiable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ftware.”
(2)用例即商业过程的抽象,一个用例必须完成一项商业任务。( )
答案:正确,课件PPT内容。
(3)用例必须由actor开始,也必须由actor结束,actor也必须是人。( )
答案:错误,actor通常是人,但也可以是硬件,其他系统或本系统的另一个组件。
(4)需求文档分两种,其中Requirements definition聚焦顾客想要实现的事物,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聚焦系统应当具备的行为,二者毫无交集。( )
答案:错误,二者在系统接口这一部分是有交集的。
(5)需求的种类只有两种,即功能需求和质量需求。( )
答案:错误,还包括设计限制和流程限制等等。
二、选择题
1.瀑布模型的存在问题是(B)
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缺乏灵活性
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
解析:瀑布模型的突出缺点是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B)
A.评价软件的质量 B.发现软件的错误
C.找出软件的所有错误 D.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解析:软件测试是程序的一种执行过程,目的是尽可能发现并改正被测试软件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设计的定义没有明显区别
B.从面向对象分析到面向对象设计,是一个逐渐扩充模型的过程
C.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设计的界限是模糊的
D.面向对象分析和面向对象设计活动是一个多次反复迭代的过程
解析:软件开发的分析过程就是分析系统需求的过程,分析工作主要包括理解、表达和验证。面向对象分析的关键是识别问题域内的对象及其关系。分析的任务基本完成后,下一步则是将分析的成果用于设计中。就是根据成本与要求,规划出系统应如何实现的问题。所以A中“分析与设计的定义没有明显区别”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4. 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B )
A. 项目开发计划 B. 需求规格说明书
C. 设计说明书 D.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解析: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
5.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称为(D)
A.软件工程
B.软件开发
C.软件开发
D.软件危机
解析:软件危机是指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1、简要总结一下什么是设计模式,使用设计模式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为多数人知晓、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代码重用,避免程序大量修改,同时使代码更易于理解,并且保证代码可靠性。显然,设计模式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还对系统都是有益的,设计模式使得代码编制真正实现工程化,设计模式可以说是软件程的“基石”。
2、什么是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有哪几种?
工厂模式专门负责实例化有大量公共接口的类。工厂模式可以动态块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而不必事先知道每次要实例化哪一个类。客户类和工厂类是分开的。消费者无论什么时候需要某种产品,需要做的只是向工厂提出请求即可。消费者无须修改就可以接纳新产品。当然也存在缺点,就是当产品修改时,工厂类也要做相应的修改。
工厂模式包括三种形态: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3、单元测试的作用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通过这种测试方法测试各个源代码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的集合,使用程序来测试程序,来保证它们的可用性。一般来说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自己来执行。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zgeng/p/1215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