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案例分析:设计模式与代码的结构特性

时间:2019-12-09 01:15:44      阅读:10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1.设计模式:本质上属于架构,我们可以有几种方法去实现一个模块,对于一个有特点的案例来说,经验能找到最优的方法,逐渐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经验方法抽象出来成为一种模式,这就是设计模式。

架构是从整个系统,更宏观的层面来总结的,而现在的设计模式,更多是从代码层面出发,或者框架的层面来总结的。但是这种区别并不是软件架构大师们主观的结果,这两个概念最开始是一个东西,但是随着软件复杂度的不断增加,演化成了两个概念。

我们可把设计模式归并到架构的一部分,是架构的子集。

2.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3.抽象工厂模式: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当有多个抽象角色时,使用的一种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可以向客户端提供一个接口,使客户端在不必指定产品的具体的情况下,创建多个产品族中的产品对象。

先有产品的抽象类:

public interface Message {

 public void send();

}

再有工厂的抽象类,

public interface Factory {
    public Message produce();
}

产品的两个实现类:

public class SamsungMessage implements Message{
    public void send() {
        System.out.println("Samsung message!");
    }
}
public class IphoneMessage implements Message{
    public void send() {
        System.out.println("Iphone message!");
    }
}
工厂的两个实现类:
public class Iphone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public Message produce() {
        return new IphoneMessage();
    }
}
public class SamsungFactory implements Factory{
    public Message produce() {
        return new SamsungMessage();
    }
}
测试抽象工厂模式:

public class TestFactor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ctory factory = new IphoneFactory();
Factory factory1 = new SamsungFactory();
Message iphone = factory.produce();
Message samsung = factory1.produce();
iphone.send();
samsung.send();

}
}

得到结果:

Iphone message!
Samsung message!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案例分析:设计模式与代码的结构特性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eresa-Chenchen/p/1200843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