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在VMware下的Linux中的RAID10校验位算法下的磁盘管理

时间:2019-10-25 22:47:43      阅读:9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RAID的早先设计理念为”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即不贵的硬盘组,而现在的定义是”Redundant Array ofIndependent Disks“即独立的硬盘组,作用是防止硬盘物理损坏以及增加存储设备的吞吐量。RAID常见的组合有01510

 RAID0:需要至少两块(含)硬盘,可以有效的提高硬盘的性能和吞吐量,但没有数据的冗余和错误修复能力。

技术分享图片

将多块硬盘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个大的卷集,将数据依次写入到各个硬盘中,这样性能会极大提升,但若任意一块硬盘故障则整个系统的数据都会受到破坏。

 RAID1:需要至少两块(含)硬盘,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资料的安全性和可修复性,但成本却提高了。

技术分享图片

 

 

 

 实现原来是在数据写入硬盘时也会在另外一块闲置的硬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证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只要在一对镜像盘中还有一块硬盘可以使用,那么数据也不会丢失,具有很好的硬盘冗余能力,虽然对数据来讲绝对的安全,但成本却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仅为50%。

 

是RAID0和RAID1的结合体,价格更高,但是更安全

 

 技术分享图片

开始配置  首先打开到这个界面,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在关掉虚拟机状态下)

技术分享图片

 

 

 之后点击添加5个新硬盘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重复一共建5个新盘

 

打开终端输入     fdisk  -l   发现已经把新硬盘加入进来

技术分享图片

 

 

发现加进来了,接下来开始分区

输入命令:mdadm  -Cv  /dev/md0  -a  yes  -n  5  -l  10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c创建  -v显示创建过程  /dev/md0路径名称  -a yes 检测RAID名称   -n 硬盘个数  -l  RAID级别

  技术分享图片

 

 

 

按照级别10,将四块硬盘给我们组合成了/dev/md0  这块硬盘

输入命令:mkfs.ext4  /dev/md0

 技术分享图片

 

 

 

 

 接下来建立文件夹挂载

输入命令:  mkdir  /media/raid10

输入命令: mount   /dev/md0   /media/raid10

 df -h 查看挂载情况

 技术分享图片

 

 

 

完成

但是这样的挂载只要关机就会消失

关机就没了,可以设置成自动挂载

输入命令:echo  “/dev/md0  /media/raid10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技术分享图片

 

 

开机还有

接下来我们来实验模仿一个盘被损坏

可以输入命令:mdadm  /dev/md0  -f  /dev/sdb   如果权限不够的话在前面加上一个sudo命令

技术分享图片

 

 

虽然损坏了一个磁盘但是文件可能并没有丢

重新将磁盘加入    在这之前呢关机

 开机之后首先看一下磁盘详细信息,确实损坏了

 输入: mdadm  /dev/md0  -a  /dev/sdb

 等待进度条完成就可以啦

在VMware下的Linux中的RAID10校验位算法下的磁盘管理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escwq/p/1174112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