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blogs.com/gizing/p/10925286.html
https://blog.csdn.net/qq_39823627/article/details/78736650
当程序运行在0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内核态。
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内核数据结构和程序。当我们在系统中执行一个程序时,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用户态下的,在其需要操作系统帮助完成某些它没有权力和能力完成的工作时就会切换到内核态(比如操作硬件)。
处于用户态执行时,进程所能访问的内存空间和对象受到限制,其所处于占有的处理器是可被抢占的
处于内核态执行时,则能访问所有的内存空间和对象,且所占有的处理器是不允许被抢占的。
从编译原理上来说,声明是仅仅告诉编译器,有个某类型的变量会被使用,但是编译器并不会为它分配任何内存。而定义就是分配了内存。
int a = 0; //定义并声明了变量 a
extern int a; //只是声明了有一个变量 a 存在,具体 a 在哪定义的,需要编译器编译的时候去找。
第一:良好的编码习惯,尽量在涉及内存的程序段,检测出内存泄露。当程式稳定之后,在来检测内存泄露时,无疑增加了排除的困难和复杂度。使用了内存分配的函数,一旦使用完毕,要记得要使用其相应的函数释放掉。
第二:将分配的内存的指针以链表的形式自行管理,使用完毕之后从链表中删除,程序结束时可检查改链表。
第三:Boost 中的smart pointer。
据说很多操作系统会使用伙伴系统(Buddy System)管理内存,于是乎用2^n的数组会不那么容易造成内存碎片。更少的内存碎片 = 更少的内存整理时间。
大小端和CPU有关系,CISC(复杂指令集)CPU一般使用小端数据格式,RISC(精简指令集)一般使用大端数据格式
void judge_bigend_littleend3() { union { int i; char c; }un; un.i = 1; if (un.c == 1) printf("小端\n"); else printf("大端\n"); }
用法:static_cast <类型说明符> (变量或表达式)
它主要有如下几种用法:
(1)用于类层次结构中基类和派生类之间指针或引用的转换
进行上行转换(把派生类的指针或引用转换成基类表示)是安全的
进行下行转换(把基类的指针或引用转换为派生类表示),由于没有动态类型检查,所以是不安全的
(2)用于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如把int转换成char。这种转换的安全也要开发人员来保证
(3)把空指针转换成目标类型的空指针
(4)把任何类型的表达式转换为void类型
注意:static_cast不能转换掉expression的const、volitale或者__unaligned属性。
static_cast:可以实现C++中内置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如果涉及到类的话,static_cast只能在有相互联系的类型中进行相互转换,不一定包含虚函数。
在C语言中,const限定符通常被用来限定变量,用于表示该变量的值不能被修改。
而const_cast则正是用于强制去掉这种不能被修改的常数特性,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const_cast不是用于去除变量的常量性,而是去除指向常数对象的指针或引用的常量性,其去除常量性的对象必须为指针或引用。
用法:const_cast<type_id> (expression)
该运算符用来修改类型的const或volatile属性。除了const 或volatile修饰之外, type_id和expression的类型是一样的。
常量指针被转化成非常量指针,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常量引用被转换成非常量引用,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常量对象被转换成非常量对象。
在C++语言中,reinterpret_cast主要有三种强制转换用途:改变指针或引用的类型、将指针或引用转换为一个足够长度的整形、将整型转换为指针或引用类型。
用法:reinterpret_cast<type_id> (expression)
type-id必须是一个指针、引用、算术类型、函数指针或者成员指针。
它可以把一个指针转换成一个整数,也可以把一个整数转换成一个指针(先把一个指针转换成一个整数,在把该整数转换成原类型的指针,还可以得到原先的指针值)。
在使用reinterpret_cast强制转换过程仅仅只是比特位的拷贝,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谨慎!
用法:dynamic_cast<type_id> (expression)
(1)其他三种都是编译时完成的,dynamic_cast是运行时处理的,运行时要进行类型检查。
(2)不能用于内置的基本数据类型的强制转换。
(3)dynamic_cast转换如果成功的话返回的是指向类的指针或引用,转换失败的话则会返回NULL。
(4)使用dynamic_cast进行转换的,基类中一定要有虚函数,否则编译不通过。
B中需要检测有虚函数的原因:类中存在虚函数,就说明它有想要让基类指针或引用指向派生类对象的情况,此时转换才有意义。
(5)在类的转换时,在类层次间进行上行转换时,dynamic_cast和static_cast的效果是一样的。在进行下行转换时,dynamic_cast具有类型检查的功能,比static_cast更安全。
向上转换,即为子类指针指向父类指针(一般不会出问题);向下转换,即将父类指针转化子类指针。
向下转换的成功与否还与将要转换的类型有关,即要转换的指针指向的对象的实际类型与转换以后的对象类型一定要相同,否则转换失败。
在C++中,编译期的类型转换有可能会在运行时出现错误,特别是涉及到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操作时,更容易产生错误。Dynamic_cast操作符则可以在运行期对可能产生问题的类型转换进行测试。
https://blog.csdn.net/xi_niuniu/article/details/44978207#commentBox
函数调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参数入栈:将参数从右向左依次压入系统栈中
返回地址入栈:将当前代码区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地址压入栈中,供函数返回时继续执行
代码区跳转:处理器从当前代码区跳转到被调用函数的入口处
栈帧调整:具体包括
保存当前栈帧状态值,已备后面恢复本栈帧时使用(EBP入栈)
将当前栈帧切换到新栈帧。(将ESP值装入EBP,更新栈帧底部)
给新栈帧分配空间。(把ESP减去所需空间的大小,抬高栈顶)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xy-xf/p/1170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