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为平时学习记录,若有错误请大佬指出,如果本文能帮到你那我也是很开心啦)
一、网络设备
1.网卡: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由于其拥有MAC地址,因此属于OSI模型的第1层
2.集线器(Hub):用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工作于OSI模型第一层
3.交换机(Switch):是一种用于数据转发的网络设备,利用ARP表获取MAC和IP的对应关系,使用MAC地址来寻址,工作于OSI模型第二层
4.路由器(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运行在OSI模型第三层,使用IP地址来通信。
二、OSI网络分层
1.定义: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一共分为七层。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2.三种网络分层模式

三、IP地址
1.定义:给互联网上每一台主机(或路由器)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32位标识符号。现在由互联网名字和数字分配机构ICANN进行分配
2.分类IP:将IP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第一个字段位网络号,必须是唯一的。第二个字段为主机号


3.IP保留地址:
四、Wireshark
1.介绍:网络流量抓取分析神器,使用需要学习一些常用的数据包过滤规则
2.显示所有接口:

3.IP过滤:
4.端口过滤:
5.协议过滤
6.HTTP模式过滤
7.连接符号:
五、ARP协议:
1.定义:全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2.功能:把网络层的IP地址翻译成在数据链路层寻址的48位硬件地址(MAC地址)

六、TCP/IP协议栈

七、IP协议
1.数据包结构

2.IP数据包首部的固定部分中的字段含义

3.IP分片数据包:


八、ICMP协议
1.定义:全称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报文控制协议
2.功能: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大部分网络检修技巧和工具都是基于ICMP的,简单点说,ICMP常用于寻找网络故障
3.ICMP报文有两种类型:ICMP差错控制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4.ping:基于ICMP协议,报文种类询问报文
九、传输层
1.介绍: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实体是主机中的进程,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而传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传输层还要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提供可靠的传输。但是在网络层,IP数据包的检测只针对首部,不检查数据部分
2.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3.TCP和UDP的区别
十、TCP协议
1.定义: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为了在不可靠的互联网络上提供可靠的端到端字节流而专门设计的一个传输协议
2.数据包结构:

3.TCP数据包首部的固定部分中的字段含义:
4.TCP的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5.TCP的连接释放:四次挥手


十一、TCP封包详细信息

1.数据帧Frame 1中的字段含义:

| 字段 | 含义 | 
| Encapsulation type | 封装类型 | 
| Arrival Time | 捕获时间 | 
| Epoch Time | 时间戳 | 
| Frame Number | 帧序列号 | 
| Frame Length | 帧长度 | 
| Capture Length | 捕获长度 | 
2.以太网帧Ethernet II头部信息中的字段含义:

| 字段 | 含义 | 
| Destination | 目标MAC地址 | 
| Source | 源MAC地址 | 
| Type | IP类型 | 
3.网络层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或IPv6)头部信息中的字段含义:

| 字段 | 含义 | 
| 0100 .... = Version | 版本 | 
| .... 0101 = Header Length | IP头部长度 | 
|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eld | 差分(区分)服务字段 | 
| Total Length | IP数据包的总长度 | 
| Identification | 标识位:用来分组,给分片的数据包标记用的 | 
| Flags | 标志位:用来确定后续是否有切片以及决定是否分片 | 
| Time to live | 生存时间TTL | 
| Protocol | 上层协议:TCP | 
| Header checksum | 头部校验和 | 
| Source | 源IP | 
| Destination | 目标IP | 
4.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层头部信息中的字段含义:

| 字段 | 含义 | 
| Source Port | 源端口 | 
| Destination Port | 目标端口 | 
| Sequence number | 序列号 | 
| Acknowledgment number | 确认号 | 
| 1000 .... = Header Length | 头部长度 | 
| Flags | 标志位 | 
| Window size value | 窗口大小 | 
| Checksum | 校验和 | 
| Urgent pointer | 紧急数据指针 | 
十二、数据传输过程

十三、数据封装过程


十四、UDP协议:全称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

十五、端口
分类: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ankaohaitaiwei/p/1168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