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开发方面
在项目开发过程当中,就速度而言:
hibernate开发中,sql语句已经被封装,直接可以使用,加快系统开发;
Mybatis 属于半自动化,sql需要手工完成,稍微繁琐;
但是,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对于庞大复杂的系统项目来说,发杂语句较多,选择hibernate 就不是一个好方案。
2.2 sql优化方面
Hibernate 自动生成sql,有些语句较为繁琐,会多消耗一些性能;
Mybatis 手动编写sql,可以避免不需要的查询,提高系统性能;
2.3 对象管理比对
Hibernate 是完整的对象-关系映射的框架,开发工程中,无需过多关注底层实现,只要去管理对象即可;
Mybatis 需要自行管理 映射关系;
2.4 缓存方面
相同点: Hibernate和Mybatis的二级缓存除了采用系统默认的缓存机制外,都可以通过实现你自己的缓存或为其他第三方缓 存方案,创建适配器来完全覆盖缓存行为。 不同点: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配置在SessionFactory生成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详细配置,然后再在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配置是那种缓存。 MyBatis的二级缓存配置都是在每个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进行详细配置,这样针对不同的表可以自定义不同的缓存机制。并且Mybatis可以在命名空间中共享相同的缓存配置和实例,通过Cache-ref来实现。 |
比较:
Hibernate 具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用户不需要关注SQL,如果二级缓存出现脏数据,系统会保存,;
Mybatis 在使用的时候要谨慎,避免缓存CAche 的使用。
Hibernate优势
Mybatis优势
一句话总结
Mybatis:小巧、方便、高效、简单、直接、半自动化
Hibernate:强大、方便、高效、复杂、间接、全自动化
Struts2是类级别的拦截,每次请求就会创建一个Action,和Spring整合时Struts2的ActionBean注入作用域是原型模式prototype,然后通过setter,getter吧request数据注入到属性。Struts2中,一个Action对应一个request,response上下文,在接收参数时,可以通过属性接收,这说明属性参数是让多个方法共享的。Struts2中Action的一个方法可以对应一个url,而其类属性却被所有方法共享,这也就无法用注解或其他方式标识其所属方法了,只能设计为多例。
SpringMVC是方法级别的拦截,一个方法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所以方法直接基本上是独立的,独享request,response数据。而每个方法同时又何一个url对应,参数的传递是直接注入到方法中的,是方法所独有的。处理结果通过ModeMap返回给框架。在Spring整合时,SpringMVC的Controller Bean默认单例模式Singleton,所以默认对所有的请求,只会创建一个Controller,有应为没有共享的属性,所以是线程安全的,如果要改变默认的作用域,需要添加@Scope注解修改。
Struts2有自己的拦截Interceptor机制,SpringMVC这是用的是独立的Aop方式,这样导致Struts2的配置文件量还是比SpringMVC大。
Struts2采用Filter(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实现,SpringMVC(DispatcherServlet)则采用Servlet实现。Filter在容器启动之后即初始化;服务停止以后坠毁,晚于Servlet。Servlet在是在调用时初始化,先于Filter调用,服务停止后销毁。
Struts2是类级别的拦截,每次请求对应实例一个新的Action,需要加载所有的属性值注入,SpringMVC实现了零配置,由于SpringMVC基于方法的拦截,有加载一次单例模式bean注入。所以,SpringMVC开发效率和性能高于Struts2。
spring MVC和Spring是无缝的。从这个项目的管理和安全上也比Struts2高。
附注:拦截器与过滤器的区别 :
解析:getMapper()接口 IDept.class定义一个接口,
挂载一个没有实现的方法,特殊之处,借楼任何方法,必须和小配置中id属性是一致的
通过代理:生成接口的实现类名称,在MyBatis底层维护名称$$Dept_abc,selectDeptByNo()
相当于是一个强类型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dabrk/p/1160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