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的视角?
需求是否可以测试,需要怎么测试,怎么样才算验证通过?
设计是否可以测试,需要怎么测试,怎么样才算验证通过?
从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的角度去考虑。(非功能方面: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可移植性、可测试性)
2、开发可能比较关注的是是否全新开发,是否有继承,业务流程图,规格可能是开发比较关注的东西。
3、主动反复沟通:
主动反复沟通有利于阻止问题到最后一刻集体爆发。
如何反复沟通: 介绍→目标→方法→举例1→举例2→举例3→举例n→总结
举例可以是正面的、反面的、通用的、特殊的
4、用例的设计:
测试分析、用例组织框架的确定、用例标题确定和测试步骤与预期结果的输出(每一项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
5、与领导沟通重点:
决策者的关注点:1、产品测试结果和产品的质量评估结论。2、重要BUG。3、重要风险。4、进度。
我们表达的重点:1、测试覆盖情况。2、质量目标的达成。3、遗留缺陷。(措辞少用不确定的用语,如:可能,感觉等。)
重要BUG沟通重点:1、当前进展。2、修改方式或规避方式。3、对典型缺陷、后续改进计划可以回报。(如果出现某些信息不清楚,就承认不清楚并表示立即去了解相关信息,同时承诺反馈时间)
1、好的测试用例:
好的测试用例应该简洁无歧义,突出测试用例的目的,描述清楚关键的步骤和检查点即可。
2、如何控制用例颗粒度(即一条测试用例包含的测试内容)的:
3、测试用例标题:
推荐使用的句式:在怎样的条件下,谁 做了 怎样的事情, 得到了怎样的结果
用条件作为用例标题而不用参数作为标题。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caixl/p/1159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