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的层次结构:
主机间数据运输: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底层数据流: 运输层(数据段)
网络层 (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物理层(比特)
OSI模型各层功能:
网络层(路由器)(Internet工程任务组):1.定义逻辑源地址和逻辑目的地址,提供寻址的方法,连接不同的数据链路层
2.最佳路径 3.控制广播 4.控制组播 5.流量管理 6.连接广域网
运输层:分割上层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在应用主机程序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进行流量控制、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服务、提供面向连接与面向非连接的服务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IEEE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定义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服务访问点(SAP)与上层协会关联、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量控制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所有的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物理层(集线层)(电子工业协会EIA):设备在:1、同一个冲突域 2、同一个广播域 3、共享相同的带宽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ujiajun/p/1156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