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agilestyle/p/11517921.html
1 uptime
Note:
最后三个数字,依次则是过去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Load Average)
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的平均进程数,也就是平均活跃进程数,它和CPU使用率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它不仅包括了正在使用CPU 的进程,还包括等待 CPU 和等待 I/O 的进程。
既然平均的是活跃进程数,那么最理想的,就是每个CPU上都刚好运行着一个进程,这样每个CPU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比如当平均负载为2时,意味着:
平均负载最理想的情况是等于 CPU个数。所以在评判平均负载时,首先要知道系统有几个 CPU
查看CPU个数
1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wc -l
有了CPU 个数,就可以判断出,当平均负载比 CPU 个数还大的时候,系统已经出现了过载。
打个比方,就像初秋时北京的天气,如果只看中午的温度,可能以为还在7月份的大夏天呢。但如果结合了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间点的温度来看,基本就可以全方位了解这一天的天气情况了。
同样的,前面说到的CPU的三个负载时间段也是这个道理。
这里再举个例子,假设在一个单 CPU 系统上看到平均负载为 1.73,0.60,7.98,那么说明在过去 1 分钟内,系统有 73% 的超载,而在15 分钟内,有 698% 的超载,从整体趋势来看,系统的负载在降低。
一般来说,当平均负载高于 CPU 数量70%的时候,就应该分析排查负载高的问题了。一旦负载过高,就可能导致进程响应变慢,进而影响服务的正常功能。
但70%这个数字并不是绝对的,最推荐的方法,还是把系统的平均负载监控起来,然后根据更多的历史数据,判断负载的变化趋势。当发现负载有明显升高趋势时,比如说负载翻倍了,再去做分析和调查。
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处于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的平均进程数。所以,它不仅包括了正在使用CPU 的进程,还包括等待 CPU 和等待 I/O 的进程。
CPU 使用率,是单位时间内 CPU 繁忙情况的统计,跟平均负载并不一定完全对应。比如:
平均负载提供了一个快速查看系统整体性能的手段,反映了整体的负载情况。但只看平均负载本身,并不能直接发现,到底是哪里出现了瓶颈。所以,在理解平均负载时,也要注意: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69618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gilestyle/p/1151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