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题——题目链接
题目要求,相邻两位的差大于等于2,那么我们先来构造一个试一试。
比如说\(15246\)这个数,我们先取第一位为\(1\),然后第二位是\(5\),\(5-1=4>2\)所以符合条件,第三位是\(2\),\(5-2=3>2\)符合条件,第四位是\(4\),\(4-2=2\)符合条件,第五位是\(6\),\(6-4=4\)符合条件,所以这个数使符合条件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一个数一个数的构造,复杂度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来看\(15246\)和\(96246\)这两个数,他们都是符合规则的,而且它们后三位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很容易可以联想到,只要倒数第四位与\(2\)的差符合规则,那么只要后三位是\(246\)就一定是符合规则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去重复判断。
有没有想到什么熟悉的东西?没错,记忆化!从前往后构造,当后几位已经被处理过,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而不是重新判断,大大节省了时间。
那么判断也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枚举下一位,看和当前位的差是否满足规则即可。题目又要求不含前导零,也就是除了\(0\)本身以外的任何数不准用\(0\)开头,那么从第一位开始,我们记录有前导\(0\)当有一位不为\(0\)之后,把状态记录为不含前导零,前导零后的第一个不为零位无任何限制。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程序吧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include<cctype>
#include<cmath>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gc() getchar()
#define maxn 15
using namespace std;
inline ll read(){
ll a=0;int f=0;char p=gc();
while(!isdigit(p)){f|=p=='-';p=gc();}
while(isdigit(p)){a=(a<<3)+(a<<1)+(p^48);p=gc();}
return f?-a:a;
}
void write(ll a){
if(a>9)write(a/10);
putchar(a%10+'0');
}
int x,y,d[maxn],l;
ll f[maxn][maxn];
ll dfs(int pos,int pre,bool limit,bool lead){ //pos表示从后往前数第pos位,pre记录前一位我们选择的数值,limit记录当前是不是卡着最大值,如果卡着最大值就不能从[0,9]中任意选数,而是在[0,区间右端点当前位的数值]之间选数,lead就是记录前导零的问题了
if(!pos)return 1; //如果所有位都已经构造完了,说明这是一个合法数值,贡献加一
if(!limit&&!lead&&~f[pos][pre])return f[pos][pre]; //如果已经处理过特殊要求均相同的情况,直接返回答案,避免重复计算
int up=limit?d[pos]:9;ll ans=0; //up就是当前位选数的右端点
for(int i=0;i<=up;++i){ //枚举构造
if(abs(i-pre)<2&&!lead)continue; //如果不合法则跳过
ans+=dfs(pos-1,i,limit&&i==d[pos],lead&&!i);
}
if(!limit&&!lead)f[pos][pre]=ans; //这里有多种写法,其实就是要求你把各种特殊状态都记录下来
return ans;
}
ll solve(int k){
l=0;
while(k){ //这里是为了记录一下当前范围最大是几位
d[++l]=k%10;
k/=10;
}
return dfs(l,0,1,1);
}
int main(){memset(f,-1,sizeof f);
x=read();y=read();
write(solve(y)-solve(x-1)); //答案要求是[x,y]之间的windy数,所以减去[0,x)的windy数即可
return 0;
}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hanruyun/p/1145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