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针对市场主体而言,宏观经济针对整个社会而言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依靠各种难经济组织,实施各种经济政策和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的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区划,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
依靠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监督管理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减去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消耗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产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谋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者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也就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于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于不平等。
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财政赤字占GDP之间的比重,即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GDP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等手段,对总需求、总产出施加影响,促使宏观经济运行优化,被称为社会活动的"内在稳定器"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总产出的政策。
货币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异同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
含义不同|央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内容不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调整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与财政收入、支出相关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改变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
制定主体|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国家制定(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常委会通过)
基准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
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尽快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出现贸易赤字。又称为“入超”
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
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PigsArea/p/1122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