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读“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有感

时间:2019-07-17 09:10:30      阅读:6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由于平时经常组织并参与软件开发项目的缘故,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关注对学生们编码能力与软件工程能力的培养。但往往事与愿违,经过大量的努力,学生们的软件开发能力还远未达到“实用”的程度,遇到的阻力超乎想象。就此情况,我私下里与多位职业IT人员交流,基本上都认为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不可用(知识、技能、职业精神等各方面)。我常常问自己:如果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具有软件开发能力,那么他们的出路在哪里?他们的职业生涯在哪里?学校的竞争力又在哪里?老师们的职业价值何在?

很多人向我推荐过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这本书,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深入了解,而且放入书柜之中错过了。最近有时间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翻阅了2遍,有种超快淋漓的感觉。这本书直达内心,几乎把我平时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思考过的问题几乎都提到,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深感过瘾之时,为邹欣老师对软件工程方面问题的敏感度与分析的深入度,以及对国内软件工程教学现状的了解之深而折服。

这本书与一般的软件工程书籍只关注理论知识体系不同,强调"做中学"是掌握软件工程能力的不二方法;这本书也不是讲授某个具体软件工程技术的书,如果期望通过阅读本书就能掌握软件工程中的某项技能,可能会让读者本书失望而错过。

这本书有几个特色:

(1)如果期望快速了解软件工程这个庞大体系的方方面面,建议阅读本书,因为它涵盖了现代软件工程知识几乎所有的内容;

(2)这不是一本读一遍就可束之高阁的书,这本书包含了大量的参考文献、业内典故、以及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把这本书作为在软件工程大海中遨游的向导再适合不过,应反复阅读;

(3)这不是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书,如果没有几千行以上的代码量或是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很难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4)这本书最适合有经验的软件工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个人感觉,本书的精华在“给任课老师和助教的建议”部分;

(5)“做中学”的理念根植于书中每个章节中的联系与讨论之中,如果忽略了这个,而关注每章中的具体内容与知识点则没有抓住本书中的魂。

这本书打开了进入软件工程领域的大门,不光是软件工程知识的大门,更是软件工程社区的大门。一个人的学习是枯燥、苦闷的,容易迷失在软件工程的海洋,但整个助教团队与无数的热心无私的工程师就像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学习者。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记录在这里:

(1)书中没有专门讨论软件产品与目前流行的产品经理职位,请问软件产品设计的内涵,以及其在整个软件工程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2)在敏捷开发中,UML建模的最佳实践是什么?是否有好的书籍推荐?

(3)适合初学者的开源代码有没有推荐?希望给学生推荐合适的开源代码,或带领他们一起学习。

。。。。。。

建议:书中目录的二级标题建立引用页码,阅读时会更为方便。

读“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有感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meteor5460/p/1119842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