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库技术 > 详细

数据库

时间:2019-07-08 19:36:25      阅读:13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展: 共享性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 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相互独立的。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1)数据的安全性 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使用造成的数据泄密和破坏。

    (2)数据的完整性 检查 :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3) 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内有 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的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并在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基本概念: 实体,属性,主键,实体型(学生就是一个实体型),实体集(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2.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数据结构: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2.外模式 :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他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3.内模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他是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库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

  外模式/模式映像 :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库的外模式编写的,从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 :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多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的改变,可以是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p0813/p/1115299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