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格式。②号团队【扫黑除恶Team】-团队任务5:项目总结会
说明团队信息。在文章开头给出团队序号、开发的软件名称、今日整理人姓名与学号以及在团队中的职务。
- 我们是②号团队—扫黑除恶Team,我们开发的软件是飞机大战
- 给出团队项目的代码仓库地址。列出团队所有软件工程师的代码仓库地址并标注哪个是主仓库。
- 给出团队会议的时间、地点、成员参与情况与照片。
- 会议时间1:2019年6月20日上午9点
- 会议时间2:2019年6月24日下午2点
- 会议地点:图书馆三楼西厅
- 参与情况:全员参加




对设想与目标的回顾。
-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的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 码云仓库软件原型设计分支链接:https://gitee.com/MrLiu199903/seflash/tree/%E8%BD%AF%E4%BB%B6%E5%8E%9F%E5%9E%8B%E8%AE%BE%E8%AE%A1%E5%88%86%E6%94%AF/
- 我们软件的初衷是使用户轻松的获得成就感;
- 是,我们最开始的目标就是用我们的软件给用户很轻易的带来成就感,以达到放松的效果
- 典型用户:特别年幼的孩子需适度游戏益脑,疲劳游戏伤身
- 典型场景:为响应时代潮流,不支持WindowsXP及以下版本的操作系统
-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 在第一次冲刺的时候,由于需要做的功能比较多,感觉时间不太充足
- 在第二次冲刺的时候,由于对一些知识掌握的不太熟悉,所以,耽搁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以至于影响了部分计划,但未影响整体进度
-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 处理团队中的意见不合,其实非常简单,我们首先应分析这件事到底哪里产生分歧,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找不到分歧的地方,那么就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能找到分歧的地方之后,我们再进行逐一击破,这是最好的办法
- 用户量、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预想一致么?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有什么经验教训?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基本一致,
- 基本已达到目标,在第二次冲刺时,临时想出的排行榜【已经实现】,模式选择【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实现】
- 经验教训: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扎实
-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们会加强努力来实现模式选择功能
对计划的回顾。
- 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 目前都做完了,并且增加游戏排行榜功能;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游戏模式选择功能,由于这是后期才想到的,所以未能实现
- 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 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
- 在第一次冲刺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计划进行,在第二次冲刺的时候由于对知识掌握的不足、实现有些功能的时候,未能按照计划进行
第一阶段冲刺甘特图:

第二阶段冲刺甘特图:

- 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
- 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来修改bug
- 定期发布调查问卷,适当的进行功能的维护与更新
- 我们学到了什么?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团队合作中不是展示个人的能力有多么的强,而是团队的默契;当然也不能忽略个人的能力
-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们会节省出找素材的时间,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对资源的回顾。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你有没有感到你做 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 没有,由于团队开始任务分工比较明确,所以,我们每个人度不可替代
有什么经验教训?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有时,由于网络网络环境的原因,未能及时上传测试报告,但都会及时补上传
- 以前,在未讲测试之前,我们都是针对某一功能进行测试,在讲测试之后,我们的测试方案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对变更管理的回顾。
-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吗?
- 我们采取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 经过团队商讨,不是特别紧急的任务,选择推迟,严重影响游戏效果的功能必须紧急实现
-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 有,实现基本的功能,并且在实现常规的飞机大战的功能基础上增加特殊技能【空投】,来增加游戏的可玩性
-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 首先,我们会对变更的需求进行合理化分析,觉得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方案直接被pass,先继续原来的工作,并和变更提出人进行解释;如果合理,将变更内容列入计划,紧急修改相关的文档,来确保变更的内容安排在计划中
- 我们学到了什么?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通过本次合作,我们知晓了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比不过一个团结的团队的力量
对设计/实现的回顾。
-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 设计工作是在在2019年4月9日—2019年4月22日,由之前的产品经理刘新飞来完成,时间是我们第一次刚组建团队的时间,我们及时的选择了项目,并积极的进行用户调研,所以我们觉得时间和人都是非常合适的
- 设计工作 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 由于队长对团队的要求非常高,一直没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 我们的测试步骤是:程序打包→以最快的速度运行到当日被测试的功能→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
- 我们用的打包的工具是pyInstaller,在打包之前先用jetbrains Pycharm查看代码是否有逻辑错误
- 这些工具在我们团队看来是有效的,因为可以简洁明了的查看错误的所在
- 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 我们在开发飞机大战游戏的时候产生bug最多的地方就是暂停按钮,因为当按下暂停按钮时音乐还会继续播放,在修复这个bug上耽误很多时间,但是没有影响带项目的进度,在发布之后我们还没有测试出来有任何的bug,其实最初我们设计的时候有想过会出现很多bug,就是没有想到有的bug很棘手。
-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 我们复审的步骤是:编译→软件工程师自测→查看软件工程师上传到码云仓库的代码→两位软件测试工程师各抒己见→软件工程师对软件测试工程师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解答→软件测试工程师商量意见
- 我们学到了什么?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测试软件是否好用,我个人觉得首先要读懂软件工程师的代码;其次,才能领悟软件工程师到底想要做什么、实现什么;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们将会多投入一些时间,来学习python跳转那一部分,因为我们在实现跳转的时候花费的时间过长
对测试/发布的回顾。
- 团队有没有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 没有,因为对于飞机大战这个游戏的开发来说,不好寻找测试用例
- 有没有做过正式的验收测试?
- 有,我们每天在软件工程师提交代码之后,都会在当天进行测试,并及时的把bug问题提交到issues
-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 如果非要说测试工具,那就是jetbrains Pycharm这个编辑器了,因为它能使一些代码高亮显示,更能直观的显示逻辑错误,并且jetbrains Pycharm这个软件,还能在里面安装一些pip不能安装的第三方库,使用方便。
-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的?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功能有用么?应该有哪些改进?
- 当天开发,当天测试;在产生bug时,还需及时测试之前的功能是否还能正常使用
- 从软件的实际运行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功能是有用的,因为我们可以在印象很深的时候,及时回归正轨,我们需要做的改进是,在测试的时候增加场景模式,例如Windows64位系统和Windows32位系统下,软件的差别在哪
-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 我们在发布软件的时候,为防止出错分别上传到了腾讯微云和百度云网盘,给大家提供链接进行下载,没有遇到问题。其次,我们组的组长是2018级的软件一班辅导员助理,并在他们的微信群,可以由组长向2018级软件一班的同学进行推广使用
- 我们学到了什么?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软件测试工程师在教师讲过测试之后,撰写的测试文档更为规范;例如测试环境……。
-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将会从头到尾撰写规范的测试文档
对团队的角色、管理、合作的回顾。
每个团队有15分的贡献分配分。请团队共同讨论每个成员对团队贡献的大小,根据贡献大小为每个成员分配一定的贡献分。注意,不是每人15分,是一个团队15分,将15分分配给团队中的每个人。例如:团队有5个人,其中成员A的贡献最多,其他人的贡献按子目标顺序依次递减,成员E对团队没做出任何贡献。由此每人的得分是,A:7,B:5,C:2,D:1,E:0。贡献分将直接进入期末考试成绩,请认真给分。
刘新飞【软件测试工程师&&队长】 |
4 |
张宇情【软件工程师】 |
4 |
刘威骏【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
2 |
李梓宁【软件工程师】 |
2 |
张含涛【软件测试工程师】 |
1.5 |
任学斌【UI设计师】 |
1.5 |
②号团队【扫黑除恶Team】-团队任务5:项目总结会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MrLiu199903/p/1107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