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跨源资源共享),当一个请求url的协议、域名、端口三者之间任意一与当前页面地址不同即为跨域。
例如最常见的,在一个域名下的网页中,调用另一个域名中的资源。
出于安全原因,浏览器限制从脚本内发起的跨源HTTP请求。(并不一定是浏览器限制了发起跨站请求,也可能是跨站请求可以正常发起,但是返回结果被浏览器拦截了。)
跨域资源共享( CORS )机制允许 Web 应用服务器进行跨域访问控制,从而使跨域数据传输得以安全进行。现代浏览器支持在 API 容器中(例如 XMLHttpRequest
或 Fetch )使用 CORS,以降低跨域 HTTP 请求所带来的风险。
为了改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要求浏览器供应商允许跨域请求。跨域请求主要用于:
跨域资源共享标准( cross-origin sharing standard )允许在下列场景中使用跨域 HTTP 请求:
CORS也有一些限制,两种模型可以实现:
参考:
https://blog.csdn.net/u014344668/article/details/54948546/
https://baike.baidu.com/item/CORS/16411212#viewPageContent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Access_control_CORS
CORS’s source, principle and implementation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ren9ie/p/1096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