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

时间:2019-05-26 14:27:40      阅读:10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解释器模式
1.模式名:解释器模式
2.设计场景及问题:
-设计一个解释用专用语言编写的程序的组件
-为每种语言的符号都有一个分类
3.体系结构模式示意图:
技术分享图片
4.使用场景:
-数据库查询语言,比如SQL
-用于描述通信协议的语言
5.正面效应:
高度动态的行为是可行的。对终端用户编程性提供好处。提高灵活性,因为替换一个解释程序很容易。
6.负面效应:
由于解释语言通常比编译后的语言慢,因此性能可能是一个问题。
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1.模式名: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2.设计场景及问题:
-具有一个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
-服务器组件将为多个客户端组件提供服务
-客户端从服务器请求服务,服务器为这些客户端提供相关服务
-服务器持续侦听客户机请求
3.体系结构模式图:
技术分享图片
4.使用场景:
-电子邮件,文件共享和银行等在线应用程序
5.正面效应:
-很好地建立一组服务,用户可以请求他们的服务。
6.负面效应:
-请求通常在服务器上的单独线程中处理。由于不同的客户端具有不同的表示,进程间通信会导致额外开销。
三、代理模式
1.模式名:代理模式
2.设计场景及问题:
-构造具有解耦组件的分布式系统
-组件可以通过远程服务调用彼此交互
-代理组件负责组件之间的通信协调
3.体系结构模式图:
技术分享图片
4.使用场景:
-消息代理软件
5.正面效应:
-允许动态更改、添加、删除和重新定位对象,这使开发人员的发布变得透明。
6.负面效应:
-要求对服务描述进行标准化。

(参考来源:https://www.cnblogs.com/IcanFixIt/p/7518146.html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georgejiuu/p/1092586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