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进程,多线程的并发执行虽然提升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但是并发执行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死锁。
死锁是指多个进程(线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互相挂起等待),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
举一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小明和小红都想买一块橡皮,这块橡皮价值一块钱,但是他们俩每个人都只有五毛钱,小明说:你把你的五毛钱给我,让我买橡皮。小红说:你把你的五毛钱给我,让我买橡皮。这样,两个人互相僵持着,谁也不愿意低头,谁都买不到橡皮。
为了保证线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我们往往需要给其加锁,有时候,线程申请了锁资源,还没有等待释放,又一次申请这把锁,结果就是挂起等待这把锁的释放,但是这把锁是被自己拿着,所以就会永远挂起等待,就造成了死锁。
有两个线程P1和P2,P1首先申请得到了锁L1,P2申请得到了锁L2,这个时候P1有向去申请锁L2,结果是被挂起等待P2释放锁L2,而P2恰好也想申请锁L1,结果是挂起等待P1释放锁L1,此时就造成两个线程互相僵持,造成死锁。
有三个线程,P1,P2和P3,分别生产数据M1,M2,M3,同时分别接收别的线程产生的数据M3,M2,M1,如果线程推进的顺序正确,即三个线程都先生产数据,再接收,那么没有问题,但是一旦线程先接受数据,再生产数据,因为一开始没有数据产生,那么就会造成三个线程的死锁问题。
当系统的资源很充沛的时候,每个进程都可以申请到想要的资源,那么出现死锁的概率就很低,线程的调度顺序和速度不同,也会导致死锁问题。
比如说进程P1,使用资源的顺序是R1,R2,进程P2,使用资源的顺序是R2,R1,如果采取动态分配的方式,就很有可能造成死锁。我们对设备进行分类编号,那么P1,P2只能以R1,R2的顺序来申请资源。就可以打破环形回路,避免死锁。
在避免死锁的方法中最有名的就是银行家算法,它是DIJKstra E.W于1968年提出来的。
为什么叫做银行家算法呢,是因为这有点向银行的“借贷”服务,假如银行只有有限多的资金供给客户进行贷款服务,那么为了保证银行能有足够的资金运转,它在借钱之前要审核客户是否有能够在指定时间内偿还贷款的能力。
在研究我们的操作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时,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我们系统中的有限资源要分配给各种进程,那么就要事先考察此进程是否有在指定期限内归还资源的能力。必须要保证它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归还,拱其他进程使用。
大致实现方法:
银行家算法:首先需要定义状态和安全状态的概念。系统的状态是当前给进程分配的资源情况。因此,状态包含两个向量Resource(系统中每种资源的总量)和Available(未分配给进程的每种资源的总量)及两个矩阵Claim(表示进程对资源的需求)和Allocation(表示当前分配给进程的资源)。安全状态是指至少有一个资源分配序列不会导致死锁。当进程请求一组资源时,假设同意该请求,从而改变了系统的状态,然后确定其结果是否还处于安全状态。如果是,同意这个请求;如果不是,阻塞该进程知道同意该请求后系统状态仍然是安全的。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ryxiong-blog/p/1089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