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FF全称为资源互换文件格式(Resources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是Windows下大部分多媒体文件遵循的一种文件结构。
RIFF文件所包含的数据类型由该文件的扩展名来标识,能以RIFF格式存储的数据有:
chunk是组成RIFF文件的基本单元,它的基本结构如下:
Chunk ID | 4 bytes |
Chunk Size | 4 bytes |
Data |
chunk是可以嵌套的,但是只有Chunk ID为RIFF或者LIST的chunk才能包含其他的chunk。
标志为RIFF的chunk是比较特殊的,每一个RIFF文件首先存放的必须是一个RIFF chunk,并且只能有这一个标志为RIFF的chunk。
RIFF的数据域的起始位置是一个4字节码(FOURCC),用于标识其数据域中chunk的数据类型;
紧接着数据域的内容则是包含的subchunk,
如下图:
上图是一个RIFF chunk中包含有两个subchunk,RIFF chunk的数据域首先是4字节的 Form Type,接着是两个subchunk,每一个subchun有包含有自己的标识、数据域的大小以及数据域。
如图:
上图中,首先是RIFF文件必须的RIFF chunk,其数据域又包含有两个subchunk,其中一个subchunk的类型为LIST,该LIST chunk又包含了两个subchunk。
FourCC 全称为Four-Character Codes,是一个4字节32位的标识符,通常用来标识文件的数据格式。
例如,在音视频播放器中,可以通过 文件的FourCC来决定调用那种CODEC进行视音频的解码。
例如:DIV3,DIV4,DIVX,H264等,对于音频则有:WAV,MP3等。对于上面的RIFF文件,则有:RIFF,WAVE,fmt,data等。
FourCC是4个ASCII字符,不足四个字符的则在最后补充空格(不是空字符)。比如,FourCC fmt,实际上是‘f‘ ‘m‘ ‘t‘ ‘ ‘。
FourCC的生成通常可以使用如下宏:
#define MAKE_FOURCC(a,b,c,d) \ ( ((uint32_t)d) | ( ((uint32_t)c) << 8 ) | ( ((uint32_t)b) << 16 ) | ( ((uint32_t)a) << 24 ) )
在程序 中还是不要使用太长的宏为好,在C++中可以使用模板和enum结合的方式。来保证在编译时期就能够将FourCC生成出来。
#define FOURCC uint32_t template <char ch0, char ch1, char ch2, char ch3> struct MakeFOURCC{ enum { value = (ch0 << 0) + (ch1 << 8) + (ch2 << 16) + (ch3 << 24) }; }; FOURCC fourcc_fmt = MakeFOURCC<‘f‘, ‘m‘, ‘t‘, ‘ ‘>::value;
将字符常量传入模板,在结构体中声明一个enum,编译器会在编译时期确定枚举值,这样就能给保证FOURCC在编译就能生成出来。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oneofmine/p/10850601.html